俄更改核政策 哪些表述值得關注
美國總統(tǒng)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制造的遠程導彈打擊俄羅斯境內(nèi)深處目標后兩天,俄羅斯總統(tǒng)弗拉基米爾·普京于11月19日更新了該國的核政策。新的政策降低了首次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將任何非核國家在核國家支持下的侵略行為視為對俄羅斯的聯(lián)合攻擊,。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fā)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指出,這一變化意味著俄羅斯聯(lián)邦保留在遭受使用常規(guī)武器侵略時使用核武器的權利。核威懾是俄羅斯軍事政策的重要部分,這次修訂擴大了被視為針對俄羅斯侵略的定義。佩斯科夫強調,,核威懾旨在確保潛在對手明白,對俄羅斯或其盟友發(fā)動侵略將不可避免地遭到報復,。
俄調整核政策是對美國總統(tǒng)拜登解禁烏克蘭在俄腹地使用遠程武器決定的回應,。俄羅斯政府警告稱,此舉可能導致烏克蘭戰(zhàn)爭局勢升級,??死锬妨謱m發(fā)言人稱這是“危險的升級”,并警告美國直接卷入沖突的風險,。俄羅斯還視此為北約對其主權的直接威脅,,可能采取“非對稱回應”。
此次修訂也向烏克蘭的西方支持者發(fā)出強烈信號,提醒他們戰(zhàn)爭升級的風險,,并試圖讓美盟國家決策者和公眾重新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更先進,、更遠程武器的后果。此外,,在普京宣布政策調整前,,俄羅斯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攻擊力度,主要目標包括摧毀能源基礎設施,,尤其是在冬季來臨之際,。
自俄烏沖突以來,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門檻逐漸降低,。2020年的核政策更新中,,普京表示俄羅斯保留“在國家生存受到威脅時”使用核武器的權利。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fā)后,,普京將俄羅斯核力量置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模糊了“紅線”對“國家生存威脅”的定義。2022年9月的政策修訂進一步降低了門檻,,稱莫斯科可能在面臨“對主權的嚴重威脅”時使用核武器,。
11月19日的新法令進一步明確了俄羅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情境,重申并正式化了9月修訂案中的條件,。新政策明確表示,,俄羅斯將把任何在核國家支持下對其發(fā)起的攻擊視為聯(lián)合攻擊,并將白俄羅斯納入核保護傘,,表明對白俄羅斯的攻擊與對俄羅斯的攻擊具有同等性質,。
這些變化反映了俄羅斯對烏克蘭沖突及西方軍事援助的戰(zhàn)略回應。雖然其目標是展示力量并阻止進一步升級,,但降低使用門檻和擴大使用條件的變化加劇了全球對誤判和意外核沖突的擔憂。這一政策轉變凸顯了通過外交手段緩解緊張局勢,、避免災難性后果的緊迫性,。
年報顯示,一系列公司的預期利潤增長率超過了10倍,,這些企業(yè)成為了市場關注與收藏的焦點
2024-07-22 08:21:13最新中報10倍增長股出爐當?shù)貢r間11月19日,,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普京批準的新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符合當前形勢,。他強調,,俄羅斯一直將核武器視為一種威懾手段
2024-11-20 13:13:04俄調整核政策后會使用戰(zhàn)術核武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