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闕郁璇了解,目前有不少臺灣年輕人都想來大陸交換學習或?qū)嵙?,所以她通過自媒體賬號分享相關資訊,,“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p>
《環(huán)球時報》記者近期觀察到,,中國的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xiàn)了許多顯示“中國臺灣”IP的賬號,闕郁璇告訴記者,,抖音,、小紅書在臺灣受眾很多,“他們通過這些平臺了解了大陸的好山好水好事物,,便萌生了來大陸的想法,,陸續(xù)尋找相關資訊,然后邁出第一步,?!?/p>
闕郁璇還介紹說,大陸互聯(lián)網(wǎng)上流行的許多“熱?!痹谂_灣也非?!盎稹保_灣的高中生,、大學生常常把“i人,、e人”“社恐、社?!钡仍~掛在嘴邊,。以前大陸流行的,往往過一陣子才能傳到臺灣,,現(xiàn)在臺灣年輕人能夠立馬“追上流行”,。
臺灣年輕人喜歡使用大陸社交軟件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平臺會第一時間發(fā)布最新的科技訊息,“許多臺灣用戶得到了許多他們平時得不到的信息,,看不到的眼界,。”
提到?jīng)Q定在溫州定居,,闕郁璇說,,她認為溫州的飲食、氣候以及人文與臺灣非常相近,,“再加上,,這里有一群有夢想的臺灣同胞,我們共同創(chuàng)業(yè),,一起發(fā)展,。”在大陸生活6年后,,闕郁璇最大的感慨是,,“成長速度非常快,?!彼嬖V《環(huán)球時報》記者,她在大陸6年的成長收獲,,可能在臺灣十幾年,、二十幾年才能得到。大陸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以及身邊人都會帶動自己的成長,,“他們會告訴你,,要不斷精進自己、學習,、探索和挑戰(zhàn),,不要害怕失敗?!?/p>
他們看到我的朋友圈越來越“光鮮亮麗”
闕郁璇之所以在溫州創(chuàng)業(yè)臺灣奶茶品牌店,,是受到 “前輩”的影響。在溫州,,一個名為“溫州臺青創(chuàng)客坊”的組織正在幫助一批臺灣青年扎根當?shù)?。該組織的運營負責人潘柏銓是一位“溫州老臺青”,他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成立4年來,,他們已經(jīng)引進了30多家臺灣青年企業(yè),帶動40多位臺青落地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