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之痛,俄烏戰(zhàn)爭中的新風暴
千日戰(zhàn)火:烏克蘭首次使用美遠程武器瞄準俄羅斯本土
ATACMS
2024年11月19日,俄烏全面沖突爆發(fā)已滿1000天,。當天,,烏軍使用6枚美制陸軍戰(zhàn)術導彈ATACMS襲擊俄羅斯布良斯克州,這是烏克蘭首次使用美制遠程武器打擊俄境內縱深目標,。俄方稱,,此舉為西方有意升級局勢的信號。繼此之后,,美國批準向烏克蘭提供反步兵地雷,,加劇了戰(zhàn)場的不確定性。千日之痛,,俄烏戰(zhàn)爭中的新風暴,!
同一天(19日),俄總統(tǒng)普京簽署總統(tǒng)令,,批準更新后的《俄羅斯聯(lián)邦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擴大了俄羅斯可以實施核威懾的國家和軍事聯(lián)盟范圍,作為對拜登政府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遠程導彈做出的回應,??死锬妨謱m發(fā)言人佩斯科夫表示,任何無核國家在核大國參與或支持的情況下,,對俄羅斯的襲擊都將被視為“聯(lián)合襲擊”,。
為何選擇此時調整核政策?
據(jù)了解,,俄羅斯上一版核政策是普京在2020年6月簽署的,。前一版政策明確將核武器作為“極端和迫不得已”的措施;俄羅斯遭到常規(guī)武器侵略時,,如果“國家生存受到威脅”,,才可以使用核武器等。然而,,新政策在“威懾”的定義上有所擴大,,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并擴大了核威懾的范圍,。外界分析認為,,俄方再次打開核威懾工具箱,是為了防止北約國家在美國政府過渡期進行軍事“暴沖”,,其中就包括美國總統(tǒng)拜登解禁烏軍使用該國制造的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縱深目標,。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副研究員葉天樂在接受直新聞采訪時認為,
俄羅斯并不希望在目前的情況下真正使用核武器,,而是通過政策調整展示自身的決心,,防止局勢進一步失控,。“俄羅斯試圖在美國政府的過渡期遏制北約國家的可能冒險,,同時警告西方國家不要在軍事上進一步逼近,,本質上是一種被動中的主動布局?!?/p>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于8月27日在北京主持了一場吹風會,,旨在向駐華外交官及媒體通報烏克蘭危機第四輪穿梭外交的最新進展
2024-08-27 15:27:07中方:全球戰(zhàn)爭體系在操控俄烏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