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對死亡的態(tài)度
2024年12月4日13時22分左右,,著名作家瓊瑤在淡水雙映樓的家中輕生,,享年86歲,。她的代理人在社交平臺和傳媒發(fā)布了死訊、遺書和一段早已錄制好的告別視頻,。視頻中,瓊瑤畫著精神奕奕的妝容,身著紅衣,,豁達且溫柔地說:“這是我的愿望,而‘死亡’是每個人必經(jīng)之路……我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后的大事‘作主’,。”
她的遺書充滿了愛和浪漫,,特別強調(diào)這是她作為86歲高齡老人的選擇,,年輕人不要效仿。聽到這個消息,,許多人感到一個時代結(jié)束了,。但如瓊瑤所希望的,讀者并沒有對她的離世感到哀戚,,而是覺得她的離去更像“香妃娘娘化為蝴蝶飛走了”,,是一個隱喻或寓言。
瓊瑤的輕生被秘書發(fā)現(xiàn),。據(jù)她63歲的兒子說,,母親留有遺書,交代秘書中午回家看看,,入屋后發(fā)現(xiàn)瓊瑤已在房間內(nèi)輕生,。救護人員抵達時,瓊瑤已經(jīng)沒有呼吸心跳,,未送醫(yī),。其實早在七年前,瓊瑤就已經(jīng)在公開平臺談起了自己的死亡,。2017年,,經(jīng)歷了丈夫平鑫濤的“拔管事件”之后,她在信中提到自己拒絕進加護病房,、不插鼻胃管,、不接受急救措施等,叮囑后輩絕不能因為不舍她的軀殼而讓她受折磨,。
當時瓊瑤還住在臺北“可園”,。1980年,新婚第二年的瓊瑤與平鑫濤買下了這座大宅,。由于瓊瑤不愛出門,,平鑫濤把“可園”布置成溫馨的家,也兼作辦公室,。瓊瑤在“可園”完成了自己的大部分作品,。2022年,由于可園需要改建,,過完84歲生日的瓊瑤隨家人搬到了淡水,。她提到,“離開可園我心中隱隱作痛,不料淡水卻給了我另一片天空”,。
在淡水,,瓊瑤依然有詩情畫意,寫詩,、創(chuàng)作,。去年11月不小心扭到腰后,她表示身體狀況不佳,,今年4月,,86歲生日時,瓊瑤發(fā)文透露想停用臉書,,表示用社群網(wǎng)站會傷害視力,、體力和精力,還會耽誤睡眠,。她分享了歌曲《我有一片天》送給粉絲,,每一句歌詞都藏了自己的心聲,人生最重要的是“快樂與翩然”,。
瓊瑤對平鑫濤的離去一直難以釋懷,。11月27日,她在平臺上發(fā)表了《憶亡夫》,,回憶平鑫濤病榻上的一千多個日子,,依然是“殘忍”“無助、凄慘”,,是“愛的凌遲”,。這些日子在她心中烙下的痛,是她一直不想面對和逃避的,。在《憶亡夫》里,,她坦白承認自己“多么多么的想你”,可能也就是那時候,,她做出了“不如歸去”的決定,。
作為一個幾乎讀過瓊瑤所有作品的讀者,,知道她在個人生活中并非完人,,但無法不欣賞她那種夏花般絢爛的生命力。瓊瑤本名陳喆,,祖籍湖南衡陽,,1938年4月3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47年,,瓊瑤和家人一起遷居上海,,第一次進入學校接受教育。她的創(chuàng)作之路從9歲開始,第一篇小說名為《可憐的小青》,,在《大公報》上發(fā)表,。
兩年后的夏天,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和顛沛流離之后,,瓊瑤隨父母遷居臺灣省臺北市,,并偶爾在臺灣的雜志上發(fā)表一些短篇。高三那年,,她經(jīng)歷了兩次高考落榜,,一度傷心到自殺,最后決心不再深造,,全力投入寫作,。1963年,瓊瑤根據(jù)自身經(jīng)歷完成第一部20萬字長篇小說《窗外》,,在《皇冠》雜志上發(fā)表,,這也是她的出道之作。
《窗外》是一部關(guān)于師生戀的作品,,雖然大賣且廣受好評,,但瓊瑤遭到了父母的強烈指責和丈夫慶筠的冷嘲熱諷。1964年,,剛離婚的瓊瑤受邀到臺北接受電臺采訪,,與《皇冠》雜志社長平鑫濤一見如故。在平鑫濤和妻子林婉珍的勸說下,,瓊瑤搬到了臺北,,開始全職寫作生涯。
瓊瑤成名初期,,很多書的出版都少不了平鑫濤的助力,。平鑫濤一步步幫她實現(xiàn)了夢想,包括將瓊瑤的作品影視化,。從小說到影視,,瓊瑤不僅建立了另一個財富王國,還開創(chuàng)了一個時代,。她的小說橫跨“三廳電影”和八點檔連續(xù)劇兩個時代,,制霸收視的同時,也讓“勇敢追愛”成為了“苦情娘道”的終結(jié)者,,成長于七零年代和八零年代的少女們開始自我覺醒,,打破時代加諸于女性身上的種種“娘道”魔咒,追求熱烈奔放的浪漫愛情,。
瓊瑤筆下的主角們常常有驚人之舉,,比如《水云間》里的汪子璇那句“你們不要再說誰是孩子的父親”讓觀眾大呼離譜。換個角度看,汪子璇可以單身生子,,反復拒絕前夫和追求者當自己孩子爸爸的請求,,她的孩子最后還隨母姓,這難道不是絕對的女性視角和關(guān)照,?
至于《還珠格格》,,雖然是發(fā)生在清朝的故事,卻充滿了現(xiàn)代主義的浪漫,。小燕子即使進入紫禁城,,依然活力滿滿;面對皇帝最寵愛的五阿哥的追求,,她不卑不亢,。尤其是第二部,所有人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之后,,又為了幫助陌生的異域公主含香勇敢追愛,,集體反抗皇權(quán),逃離紫禁城,。他們相信,,紫禁城可以鎖住權(quán)力、財富甚至人身自由,,只有真摯的愛情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禁錮的,,如果要讓愛情馴服于專制,不如“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瓊瑤對于幸福的定義,其實和一般的小老太太無異,;只是她的人生過于奇情,,豐沛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是把雙刃劍,可能帶來的并不只是快意人生的酣暢淋漓,,也有驚濤駭浪般的痛苦回憶,。
瓊瑤在作品里從不避諱談到死亡。她筆下的死亡很多時候如她自己所選擇的結(jié)局那樣,,如雪花,,如秋葉,是一種安靜的終結(jié),。例如《新月格格》終章,,努達海平靜地看著新月和驥遠,要他們“好好的,,勇敢地活下去”。新月也很鎮(zhèn)定,她對努達海訴說鐘情,,說自己沒有白活這一回,,安排驥遠把項鏈歸還給賽雅,然后用匕首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兩人最后的場景是:“她倒在努達海身上,,頭貼著他的前胸。她的血和著他的血,,染紅了那件白色的甲胄,。”死就是紅色壓過白色,,安靜,,肅穆。
瓊瑤確實知行合一,,她相信她筆下的意象和信念,,她是一個真誠且熾烈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一個有赤子之心的人,。許多人不喜歡瓊瑤,,但無可否認,她是這個時代擁有巨大影響力的造夢者,。無論褒貶,,她這一生,至少足夠精彩,。正如她所說,,紅塵作伴,策馬奔騰,,何必哀傷,,何必愁苦。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人間不過是寄生之處,,而死亡不過是人間的約會結(jié)束了。你聽,,天上的舞曲已經(jīng)奏響,,她穿上禮服,準備去跳下一支舞了,。
知名作家瓊瑤于4日下午在臺北淡水區(qū)家中去世,,享年86歲。她本名陳喆,,1938年4月20日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陽。1949年隨父母遷居臺灣后開始寫作生涯
2024-12-05 06:16:00瓊瑤曾表示要有善終權(quán)瓊瑤1938年出生,,她的生活是非常坎坷的,,她曾有三次自殺,,碰到過三個特殊的人,展開過三場奇特的感情,。小伙伴們一定會很驚訝,,瓊瑤竟然會自殺?沒錯,,而且她的第一次自殺是全家集體進行的,。
2024-12-04 15:46:55瓊瑤一生曾多次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