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家金融行業(yè)博物館。央視《尋找國寶傳頌人——中國國寶大會》第四季于10月22日走進銀行博物館,,解鎖金融文化“新地標”,,節(jié)目已于12月8日晚在央視二套播出。來自全國各地的文物愛好者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赴一場關于文化、傳承和夢想的盛宴,。
節(jié)目創(chuàng)新升級,,將焦點放在“國寶傳頌人”身上,,通過他們的講述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歷史故事、文化淵源及文明脈絡,。銀行博物館內(nèi),,選手們和專家們共同呈現(xiàn)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會。參賽者包括攝影師,、博物館愛好者,、主持人、高校教師等,,他們講述了銀行博物館中珍貴文物的故事,。專家們對選手的表現(xiàn)進行了點評和提問,互動頻繁,,亮點不斷,。
其中一位來自大學新聞專業(yè)的老師,也是一位資深文物愛好者,。他在課堂上開設了視覺藝術(shù)賞析課程,,將各類文物融入教學。他解讀了銀行博物館中的“鄭家集楊德興號”牛角防偽章,,從技藝,、文化和功能三個方面闡述了印章的獨特之處。他的講述得到了專家評委的一致肯定,,體現(xiàn)了金融與文化的完美結(jié)合,。
作為國內(nèi)首家金融行業(yè)博物館,銀行博物館保存了大量中國古近代金融文物,,已三次參與《國寶大會》節(jié)目制作,。成立24年來,博物館廣泛征集藏品,,擁有3萬余件金融藏品,,其中包括大明通行寶鈔、西漢柿子金餅,、錢莊牛角防偽章,、試金石對金牌等代表性文物。這些文物不僅見證了中國金融歷史的發(fā)展,,還提供了研究古代經(jīng)濟,、政治和貨幣制度的重要資料。
例如,,西漢柿子金餅是中國早期的黃金貨幣之一,,反映了漢朝的國力強盛。大明通行寶鈔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積最大的紙幣,標志著中國紙幣史的重要階段,。試金石和對金牌則是舊時用于鑒定黃金成色的工具,,雖然實際功能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其引申意義仍在廣泛使用,。
傳承金融文化,,踐行民族金融領軍品牌的責任與擔當是中國工商銀行創(chuàng)立銀行博物館的初心。通過與《國寶大會》欄目的合作,,向公眾展示了豐富的文物藏品,,促進了公眾對金融歷史和文化的了解。此次活動不僅提升了支付便利性等全行宣傳重點,,還弘揚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實現(xiàn)了內(nèi)容和形式的有機統(tǒng)一。
一年一度的暑期又開始啦“博物館”作為游客“常駐打卡地”也即將迎來客流高峰為最大限度滿足游客參觀需求目前,,全國不少博物館
2024-07-12 09:18:59延長開放時間!涉及全國多家博物館→踏入知識的海洋,輕輕一點關注,,讓智慧的光束溫暖每日生活,。此地,每一次輕觸,,都是新奇之旅的啟程,,邀您并肩,,探秘未知,共促成長,。金融領域在風云莫測中交織著挑戰(zhàn)與機遇
2024-08-31 08:46:59金融題材行業(yè)劇《前途無量》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