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先鋒——凌家灘文化玉器展”昨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開幕,。展覽展示了新石器時代的玉人,、我國考古發(fā)現(xiàn)的同時代形體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玉豬,以及2022年北京冬奧獎牌設計靈感來源之一的凌家灘重環(huán)玉璧等重要文物,。展覽期間,,故宮博物院官方網(wǎng)站還推出了線上展覽,并面向公眾舉辦系列學術講座,。
凌家灘遺址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銅閘鎮(zhèn),,是一處距今58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中心聚落遺址。為慶祝凌家灘遺址發(fā)現(xiàn)40周年,,本次展覽展出了來自國內(nèi)5家考古文博機構的399件(套)重要文物,。展覽以安徽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精美玉器為主體,展期為2024年12月15日至2025年3月16日,,匯集了歷年及最新考古成果,,種類涵蓋玉石器、陶器,、骨器等,,許多珍貴文物首次展出。
展覽分為六個單元,,通過深入挖掘凌家灘遺址豐富的考古實證,、發(fā)達的治玉水平、神秘的宗教信仰,、開放的交流共生,,增強中華文明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闡釋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人、玉鷹、玉龍,,形制紋飾獨特,,設計制作精良。這些玉器作為問天釋疑的工具,,指引著先民揭示寰宇眾生的謎題,,協(xié)助貴族階層規(guī)范社會秩序,推動文明進步,。
凌家灘遺址共出土了6件完整的玉人,,其中4件在此次展覽中展出。這6件玉人姿勢不同,,雙臂腕部陰刻的手鐲數(shù)量也有所不同,,分別為5個、6個,、7個,。背后都有斜向對鉆的穿孔,孔徑僅有1.5毫米左右,,表明當時的鉆孔技術已達到令人驚嘆的程度,。
展廳里一件新石器時代凌家灘文化晚期的玉豬引起了觀眾的圍觀。這件玉豬是目前我國考古發(fā)現(xiàn)的同時代形體最大和最重的玉雕作品,。其拱部凸出,,有兩個鼻孔,嘴兩側刻有上彎的獠牙,,體現(xiàn)的是野豬形態(tài),。眼和豎耳用減地法表現(xiàn),頸部寬而淺,,腹部一側琢兩條彎曲的線,,象征蜷曲的雙腿。從頸部到尾部皆無任何人為加工痕跡,,保留了子料原狀,。經(jīng)過全面科技檢測鑒定,初步判斷該玉豬為閃石族礦物,、石英質(zhì)礦物及其他礦物的集合體,,與現(xiàn)代對閃石玉的評判標準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展廳里還有一件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凌家灘重環(huán)玉璧,,是2022年北京冬奧獎牌設計靈感來源之一。這件重環(huán)玉璧表面拋光潤亮,,呈雙重環(huán)形,,外環(huán)上下左右各有4個小孔,,兩面鉆。內(nèi)外環(huán)之間鏤空,,使之變?yōu)橹丨h(huán),。這種重環(huán)玉璧在新石器時代玉器文化中十分少見。一枚枚承載著奧運精神的閃亮獎牌,,猶如文化使者,,將凌家灘推向了全世界。
祝福鄒雅婷。近期,,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的“國采與宮色——清代宮廷織繡服飾色彩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
2024-07-24 09:05:13近百件故宮織繡服飾珍品亮相北京北京王府井夜景鐘鼓樓的暮鼓晨鐘,、紫禁城的紅墻金瓦,、王府井的人群熙攘、簋街里的城市煙火,、南鑼鼓巷的縱橫交錯……這里是魅力東城,,是故宮以東。
2024-11-03 13:52:30行走在故宮以東白鶴灘水電站是中國建設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也是當今世界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其建設過程創(chuàng)下6項世界第一,被譽為世界水電行業(yè)的“珠穆朗瑪峰”
2024-09-13 09:19:29不是只有“電”今天(22日)上午,,在中華文明的璀璨星辰—“紅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討會上,赤峰市敖漢旗元寶山紅山文化積石冢最新考古成果首次向社會公布
2024-09-22 10:25:25一次性出土百余件玉器,!紅山文化考古新成果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