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豬價格走勢呈現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征,。自二季度開始,,國內豬價持續(xù)上漲至三季度中,最高突破21元/公斤后出現震蕩下跌,,連續(xù)跌破多個關口,。進入12月,盡管是豬肉消費的旺季,,腌臘與春節(jié)備貨共同刺激了消費端,,但未能支撐豬價,日前豬價已跌破16元/公斤,,較8月高點累計回撤約23.8%,。
年末歲初是上市豬企集中出欄、沖刺全年銷售目標的高峰期,。過去一周,,生豬出欄體重小幅下降,反映了出欄節(jié)奏加快,,即生豬供給充足,。消費支撐能否持續(xù),將是決定春節(jié)前豬價走勢的關鍵因素,。
中國養(yǎng)豬網數據顯示,,12月16日,,國內生豬價格報16.04元/公斤,環(huán)比下跌1.47%,,創(chuàng)下5月下旬以來的最低水平,。回顧過去幾年,,年末豬價下跌的情況較為少見,。目前距離2025年春節(jié)僅有一個半月,本應是腌臘與冬至需求提振豬肉消費的旺季,,但豬價“旺季不旺”反映出當前生豬供需格局仍面臨“供強需弱”,。
相比豬肉現貨創(chuàng)下階段新低,生豬期貨也已經創(chuàng)下兩年半新低,。12月16日,,生豬LH2503主力合約開盤報13090元/噸,收盤跌1.15%,,報12925元/噸,,周線四連陰,并創(chuàng)下2022年4月8日以來的新低,。這反映了市場對豬價中期表現的看空態(tài)度,。機構近期發(fā)布的生豬期貨研報中,多數觀點認為供應增加而需求改善有限,,導致豬肉價格中期承壓,,短期或受季節(jié)性需求迎來一定支撐。
國信期貨指出,,因供應增量大過旺季消費的影響,,期貨表現更弱,使得基差有所走強,。從近年表現來看,,腌臘需求的影響逐步減弱,難以帶動市場持續(xù)上漲,。近期肥標豬價差偏弱,,且出欄均重仍偏高,反映行業(yè)去庫存程度有限,,隨著消費窗口的縮減,,后期市場仍有壓力。
廣州期貨建議投資者觀望為宜,。從供應角度看,,今年三季度出欄僅次于去年,這意味著四季度供應環(huán)比增幅受限,,抑制豬價下跌空間,;而需求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受宏觀經濟影響,市場反映今年需求不及往年同期,,抑制豬價上行空間,。雖然由于市場對春節(jié)后豬價的悲觀預期,加上過去兩年春節(jié)前下跌的陰影,,養(yǎng)殖戶傾向于提前出欄以規(guī)避節(jié)后下跌風險,,但考慮到冬至臨近南方熏臘帶動季節(jié)性需求,短期重點留意需求季節(jié)性改善情況,,中期機會在于供需預期偏差。
年末,,上市豬企正在沖刺全年出欄目標,。從上市豬企11月出欄節(jié)奏來看,同比小幅提速,。數據顯示,,11月18家上市豬企共計出欄生豬1438萬頭,同比增長4.2%,。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和新希望三家頭部企業(yè)單月出欄量超過百萬頭;小市值豬企方面,,大北農,、正邦科技、唐人神,、天邦食品出欄量排名前列,。
截至目前,2024年豬價的中樞價格約為16.8元/公斤,,是2021年以來表現最好的年份,。同時,今年低位飼料原材料價格給行業(yè)帶來了養(yǎng)殖成本的紅利,。在全行業(yè)步入盈利的背景下,,豬價自8月中旬以來震蕩下行,投資者擔憂上市豬企盈利縮水,。
龍頭豬企如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通過管控養(yǎng)殖成本和“以量補價”維持盈利規(guī)模,。牧原股份1~11月累計出欄6302.2萬頭,全年出欄量超過2023年規(guī)模,。溫氏股份1~11月累計出欄2714.2萬頭,,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規(guī)模。相比之下,,出欄量下降的小市值豬企可能面臨單季度盈利下滑,。
短期內,,預計腌臘需求能夠支撐豬價止跌,呈現緩慢波動,。展望明年,,考慮到豬肉供應仍然充沛,能繁母豬從今年5月開始反彈,,存欄規(guī)?;謴椭?000萬頭以上水平,若消費需求與今年持平,,明年豬肉中樞價格可能不及今年,,豬板塊的盈利分化將更顯著。
截至12月16日,,Wind豬產業(yè)指數年內下跌11.44%,,跑輸主要股指。24家上市公司年內平均下跌7%,,僅8只股年內錄得上漲,,部分豬企股價年內下跌逾30%。漲幅居前的正虹科技和天域生物雖年漲幅超過20%,,但總市值仍不足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