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外國游客越來越多,在外灘,、新天地,、武康大樓等地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即使是小眾景點,,也能聽到各種外語,。田子坊這樣的老牌景點吸引了眾多外國游客,遠離市中心的泗涇夜市也成為了一個寶藏發(fā)現(xiàn)地,。
韓國游客最近特別多,。途經馬當路時,可以看到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前排起了長隊,。社交平臺上也有許多韓國博主分享了他們的上海之旅,。免簽政策、距離近以及高國際化程度使得不少韓國游客選擇上海作為中國之行的第一站,。
中國對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始于11月8日,,停留時間從15天延長至30天。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進一步放寬優(yōu)化過境免簽政策,,將停留時間延長至240小時,并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攜程數(shù)據顯示,,上海的韓國入境游客訂單同比增長超過180%,環(huán)比增長超過40%,。
記者在田子坊,、新天地附近與韓國游客交談,他們大多利用周末和請假的時間來上海進行短途旅行,。他們會跟隨YouTube和Instagram的推薦去打卡景點和美食,,如外灘、南京路步行街,、豫園等傳統(tǒng)景點非常受歡迎,。懂點中文的游客會探索“巨富長”街區(qū)和各種夜市,。他們喜歡吃海底撈和中國炒菜,漸漸熟悉支付寶掃碼付款,、滴滴打車和上海地鐵,,憑借一些英語、中文和翻譯軟件探索這座城市,。
Hansol Song表示自己第一次來中國,,請了5天假加上周末在上海待8天。他提到因為免簽政策和距離近,,所以選擇了上海,。他去了外灘、東方明珠,、武康大樓,,最喜歡的是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他還嘗試了中國菜,,覺得西紅柿炒蛋很好吃,,但紅燒肉太油膩。他使用高德地圖導航,,但只有中文版,,只能靠感覺。他計劃去迪士尼樂園,。
李星圭和他的朋友們在上海,、蘇州、杭州旅游4天,。他曾在中國留學一年半,,會一點中文,因此游玩比較方便,。他最喜歡外灘的夜景,,還去了泗涇夜市,覺得那里很熱鬧,,有很多吃的,。
洪多榮和李泰賢第一次來中國,已經吃了羊肉,、麻辣龍蝦,、燒烤和海底撈,都很喜歡,。他們在新天地,、武康路、外灘游玩,,計劃去迪士尼,。他們覺得上海的人很多,建筑好看且干凈,,與韓國的城市有些相似,。
Christy Huang之前在上海待過15年,這次回來感覺變化很大,。她和家人在市區(qū)逛了很多地方,,如外灘、南京路步行街,、田子坊,、新天地。她提到現(xiàn)在微信,、支付寶掃碼支付很方便,,以前沒有這么普及。她認為免簽政策使得韓國游客數(shù)量翻倍,。
韓儒槿在線上認識了一位中國朋友,,兩人一起游覽上海。他們去了外灘,、陸家嘴,、東方明珠等地。韓儒槿曾在大連留學兩年,,學習了一些中文,,這是她第一次來上海。她覺得上海很干凈,,交通便利,,是國際化大城市。
李世映和樸恩志在田子坊買了許多花茶作為伴手禮,。他們在Instagram上做了大量攻略,,住在上海南京東路附近。他們覺得外灘光影秀很漂亮,,海底撈火鍋很好吃,,還去了迪士尼和武康大樓。他們計劃明年3月帶著家人再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