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從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每一天都有獨特的意義與習俗。雖然到了正月初四,年味可能不如前三天濃厚,人們也開始籌備回歸日常生活,但這一天仍然保留著許多傳統(tǒng)習俗。
漢族民間傳說中,女媧創(chuàng)造萬物時先賦予了六畜生命,,之后才創(chuàng)造了人類。因此,,正月初一到初六分別被視為六畜之日,。正月初四是羊日,人們在這一天避免屠宰羊只,,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家庭和諧、人畜共旺,、歲歲平安,。如果大年初四天氣晴朗,還預示著這一年羊只會茁壯成長,,為養(yǎng)羊人家?guī)碡S收的喜悅,。
臘月二十三,即小年之日,,人們會準備甜黏食物送灶神上天述職,,希望粘住灶神的嘴巴,避免他將家人的過失上報天庭,。到了正月初四,,灶神自天庭返回人間,繼續(xù)守護家中的灶火,。家家戶戶會準備牲禮果蔬,燃放鞭炮,、焚香,、燒金紙,以隆重的儀式迎接灶王爺歸來,,祈求家中灶火旺盛,、衣食無憂,。
“折羅”是指宴會剩余的菜肴。在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間,,百姓家剩余的飯菜被稱為“折羅”,。在過去物質并不充裕的年代,過年是大快朵頤的好時機,,食物剩余也是常態(tài),。正月初四,人們會清理掉之前剩余的食物,,這不僅體現了對糧食的珍惜,,也傳承了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
大年初四,,人們習慣互相傳遞喜訊與祝福。雖然不必在大街小巷碰面便道新年好,,但在接電話時,,對親友說一句吉祥話,既是一種禮貌,,也是清除霉運的習俗,。這樣的交流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為新的一年注入了正能量,。
春節(jié)期間,,多說吉祥話,避免與人爭吵,,是傳統(tǒng)的習俗之一,。因為人們相信,爭吵會帶來一整年的不順,。特別是在大年初四,,這一天即將迎來財神的降臨,更不能與家人發(fā)生爭執(zhí),。家庭和睦才能贏得眾路神仙的青睞,,為新一年的財運與仕途帶來好運。
新華社圖表,,北京,,2025年1月31日2月1日是乙巳蛇年正月初四。按照民間的說法,大年初四是迎接“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2025-02-01 11:54:58大年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