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回應舉報上千違章被罵多管閑事,。在廣州,,王健開車上班的路常常像一場混戰(zhàn)。兩年前,,他決定不再忍受糟糕的路況,,開始利用行車記錄儀拍攝并舉報沿途的違章車輛。2024年,,他成功舉報了1945起違章,,這些舉報或?qū)⒖鄣暨`法司機共計8998分,在社交平臺引起爭議,。
王健的行動有法律依據(jù),。2020年4月7日,公安部修改了《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guī)定》,,新增條款明確指出,,單位或個人提供的違法行為照片或視頻經(jīng)查證屬實后,可作為處罰證據(jù),。湖南,、山東、深圳等多地也出臺了專門辦法,,鼓勵群眾舉報交通違法行為,。
王健的目標是讓開車更順暢。他不分車型,,政府機關車輛,、商業(yè)營運車輛都在他的監(jiān)督范圍內(nèi)。梳理2024年的舉報數(shù)據(jù)時,,他發(fā)現(xiàn)被多次舉報的車主達200多位,,大部分在同一路段多次實施同類違法行為,有些車輛他甚至能記住車牌號,。
王健決定拍攝違章是在開車上班一年多的時候,。他每天經(jīng)過廣州一個相對外圍的環(huán)城高速,經(jīng)??吹胶芏嘬囎邞避嚨?。起初他覺得堵車時走應急車道可以理解,但后來發(fā)現(xiàn)無論堵不堵車,、無論在哪個路段,,幾乎每次都會看到有車走應急車道,。這些行為既危險又猖狂,,特別是在高速出入口附近,有些應急車道還在修,有的甚至是斷頭路,,導致一些車在應急車道上突然變道擠入主路,,造成安全隱患。
高速公路應急車道僅限兩種情況使用:車輛遇故障或事故無法行駛時臨時停放,,需在車后150米處放置警示牌并打開雙閃燈,;供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zhí)行任務時使用。即使車輛能慢速行駛,,也不能占用應急車道,。那些自認為緊急的情況如“困了在應急車道臨時歇息”、“換駕駛員”,、“設導航查地圖”,、“打電話”、“為小孩換尿布”,、甚至“方便”等都不是緊急情況,,在應急車道臨時停車都是違法的。
王健曾向12345反映過,,接到環(huán)城高速交警的回訪電話,,他們解釋說那里的車流量已經(jīng)超過設計負荷的三倍,所以有些車主更傾向走應急車道,。環(huán)城高速轄區(qū)的電子眼每月查到的違法數(shù)量在5000到9000起不等,,但電子眼不是全程覆蓋,有些違章可能拍不到,。
王健通過“廣州交警”公眾號大量舉報違章,,提交的材料主要是通過行車記錄儀拍攝。為了方便拍攝,,他還專門測試了不同品牌的行車記錄儀,,現(xiàn)在使用的這款可以通過語音控制存截圖和保存視頻。遇到違章情況時,,他只需喊“錄制緊急視頻”或“我要拍照”,,記錄儀就會自動保存帶時間日期的幾十秒視頻和相關圖片。他一般利用上下班通勤時間拍攝,,一天少說也能拍二三十條違章,。
除了公眾號,王健還會使用其他問題反映平臺,。電動車違規(guī)行駛也很讓他頭疼,,他打過很多次12345,,回應都是會加強路段管理。他還舉報過不少違停,,舉報流程稍微麻煩一些,,需要直接打122或110,跟交警說明違法地點,,讓交警現(xiàn)場開單,。
王健駕齡不長,在廣州開車不到三年,,但他常走城市外環(huán),,看到走應急車道的情況最多。很多次開過高速出口,,眼看著大量車跨兩三個車道,,踩著實線再踩著導流線過去。他還見過在高速上倒車的行為,。
王健是學法的,,通過了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雖然沒從事法律行業(yè),,但他遇到問題更習慣找到合法的方式解決,。他會在網(wǎng)上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寫教程教大家怎么監(jiān)督,,并回答網(wǎng)友的咨詢,。他不區(qū)分車型,遇到城管車違章也會舉報,。他認為營運類車輛在路上跑的時間長,,如果他們不守法,造成的威脅更大,。
至今舉報違章已一年半,,王健梳理了2024年的數(shù)據(jù)。去年他一共提交舉報2277起,,通過審核的有1945起,,按照各類違章數(shù)量對應的處罰計算,會扣掉違法司機共計8998分,。其中被多次舉報的車主有222位,,大部分在同一路段多次實施同類違法行為。有些車他已經(jīng)記住了車牌,,這些違章車主很多都和他一樣通勤路線固定,,只要按時下班,他在路上都會碰到他們從應急車道過去,。
王健認為交通違章頻繁的原因之一是道路設計不合理,,比如內(nèi)環(huán)路洲頭尖咀隧道出口多條車道交匯,,非常難變道,經(jīng)常堵住,。此外,,很多人不把交通法當回事,,認為違章事小,。他不斷強調(diào)違章是一種違法行為,希望提高大家的認識,。
提交舉報材料后,,對違法司機后續(xù)的處理王健無法得知。不符合要求的舉報材料會被退回來,。有時退辦理由顯示“重復提交”,,可能是官方電子眼或其他人也拍攝舉報了對方的違章。
王健的經(jīng)歷在網(wǎng)上受到質(zhì)疑和辱罵,,有人認為他是奔著獎金去的,,但據(jù)他了解,在廣州,,交規(guī)違章的舉報人無法獲得任何形式的獎勵,。他也承認自己曾經(jīng)吃過一次罰單,但認為自己違章和舉報違章不沖突,。舉報行為得到公安機關支持,,不存在侵犯他人隱私、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
王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跟他一起監(jiān)督,,成為“流動攝像頭”。他的經(jīng)歷分享讓他在網(wǎng)上認識了一些同樣行動的人,,大多都是在廣州工作生活的,。他們舉報的出發(fā)點和習慣相同,都是在通勤路上頻繁遇到違章車,,然后選擇用記錄儀拍攝違章,。他們經(jīng)常討論舉報違章的方方面面,廣州市不同區(qū)各是什么審核標準,,系統(tǒng)不好用,,怎么反饋意見,還有對各種違章行為的吐槽,。
王健和這些朋友主要在線上溝通,,線下沒有見過,私人信息互相保密,。之前有朋友因為舉報交規(guī)違章被違法人反查騷擾,,報警處理后,,騷擾人被行政拘留了5天。王健暫時還沒遇到類似的騷擾和攻擊,,但他會小心保護自己,。他知道整體的交通情況很難完全改善,只希望路上遇到的慣犯能夠收斂,,每一個違章都能有相應處理,,道路交通秩序自然會好很多,開車也會舒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