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將舉行。
4月13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將在北京亦莊舉行,。隨著比賽臨近,參賽機器人在跑道上進行了首次路測,。路測期間,,機器人們表現(xiàn)如何?
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將在北京舉行
參賽機器人首次路測
3月28日晚,,在北京亦莊,,報名參加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的機器人進行了第一次實地路面測試。
來參加此次測試的,,是已經(jīng)完成報名的6家機器人參賽隊,,占到了所有參賽隊伍的近四分之一。第一臺出發(fā)的是來自北京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中心的天工機器人,。
天工機器人身高1.8米左右,,相比較于其他的人形機器人,,它的步幅會大一些,提高了奔跑速度,。機器人在引導員引導下,,向前奔跑。
天工機器人身高1.8米左右,,相比較于其他的人形機器人,,它的步幅會大一些,提高了奔跑速度,。機器人在引導員引導下,,向前奔跑。
隨后出發(fā)的,是來自北京昌平的松延人形機器人,,身高大概1.2米左右,,主要特點在于先進的關節(jié)設計和驅動系統(tǒng),,具備高度靈活的運動能力,,可實現(xiàn)快速移動、轉向及復雜動作,。小巧可愛的它,,跑起來很像一個小朋友。
記者:實際上人形機器人是在操控下往前跑是吧?
松延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也有另一個模式,,就是不用操控,人形機器人自己走,,類似于一個導航,,中間有一些避障的過程。
要完成21公里的半馬,基本上每個機器人都要在途中進行幾次換電操作,。每支隊伍都有自己的保障團隊進行保障,,這就如同F(xiàn)1比賽中,賽車要進入維修區(qū)更換輪胎是一個道理,。
大概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天工機器人完成了第一次換電,,目前正在跟隨它的引導員繼續(xù)前行。
參加測試的一共有6支隊伍,每家機器人的技術特點都不一樣,,大家測試的內容也不相同,。一支來自上海的隊伍,此次測試主要聚焦在機器人足底對路面的適應性,。
上海青心意創(chuàng)科技有限公司結構開發(fā)負責人畢備:上坡、下坡,,以及持久力等,,還有它本身的跑步穩(wěn)定性。一些算法策略我們可能要再去上升一個等級,。
原本順利的路面測試進行了40多分鐘時,,意外出現(xiàn)了,。大概在測試的6公里左右,天工機器人出現(xiàn)了一點小小的故障,,它左腳的腳踝處,,出現(xiàn)了一個連接處的斷落,,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換機器人,。
第一臺人形機器人完成第一次測試,用時大概2小時52分,。
隨著路面測試的進行,,每一臺人形機器人都進行全方位的檢驗,工作人員收集各項測試數(shù)據(jù),,以便在開賽之前進行最后的調試訓練,,爭取以最好的成績完成比賽。
人形機器人半馬即將開賽
賽制如何,?
機器人的補給,、保障和我們人類完全不同,這場賽事細則都有哪些,?
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在賽制上遵循“同步報名,、同一賽道、同時起跑”原則,,人形機器人與運動員將在起點同時鳴槍起跑。為確保人機安全,,比賽全程采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機器人雖與運動員共享同一路線,但各自擁有單獨賽道,。
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全程距離為21.0975公里,,全程共設置7個補給站。
2025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機器人競賽組副組長王國林:補給站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是參賽隊更換機器人所需要的電池,,第二個是安全設備,,第三個是一些輔助的工具。
比賽過程中,,裁判員和保障團隊將全程跟隨,,如果機器人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保障團隊可以快速處理,。
人形機器人半馬
打造全新應用場景
有些機器人并不是為了奔跑而研發(fā)的,,它們?yōu)槭裁匆獊韰①愸R拉松,這場比賽又能給機器人帶來什么改變,?
以往,,人形機器人多在實驗室等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定點測試,其性能驗證局限于特定條件,。而此次馬拉松賽,,無疑是對人形機器人綜合場景適應能力的一次系統(tǒng)性檢驗。
北京經(jīng)開區(qū)管委會副主任梁靚:機器人馬拉松代表的是科技和產(chǎn)業(yè)的一場馬拉松,這次馬拉松比賽也是一次科技和產(chǎn)業(yè)的起跑,。
從普通的路試拓展到如今馬拉松賽程的復雜挑戰(zhàn),人形機器人正實現(xiàn)從單體性能突破到適應復雜現(xiàn)實場景的重大跨越,。
在半程馬拉松賽程中,,機器人需面對長時間的雙足行走或奔跑、復雜的路況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狀況等,。這要求機器人在傳感器的精準度,、芯片的運算速度和算法的智能性等多方面具備極高水平。
組委會介紹,,此次參賽的機器人,,很多并非為了奔跑和耐力研發(fā),,但這場比賽提供的是一個綜合測試的舞臺。
2025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機器人競賽組副組長王國林:可以對機器人的通行能力、穩(wěn)定性,、姿態(tài)的合理性,、對能源的利用效率、控制算法,,進行綜合評價,。我們希望通過交流,共同推動具身機器人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北京經(jīng)開區(qū)管委會副主任梁靚:現(xiàn)階段,,人形機器人可能會摔倒,,也可能會缺零件,也可能在換電過程中,,工程師和操作手之間的磨合會有問題,,因為是全球首個,所以也希望大家用更多寬容和容錯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場比賽,。
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將舉行,!
今年上半年,,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在北京亦莊舉行。賽事吸引了12000名參賽選手和20余個全國人形機器人企業(yè)代表隊,,在21.0975公里的路程上共同體驗生態(tài)與科技之美
2025-01-18 18:35:51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將在北京開跑在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上,,北京人形機器人“天工”在起點和終點與選手們一起奔跑,。亮相終點的“天工”是升級版,身高從初代機器人的1.63米增長到1.8米
2024-11-10 19:01:00人形機器人天工亮相北京亦莊半馬在這個科技與想象交織的時代,,我們正邁向全新階段——機器變得越來越像我們,。曾經(jīng)只存在于科幻中的人形機器人,如今悄然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
2024-11-01 10:00:37人形機器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