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化ETF存在期限的概念,,期權到期后需要進行再平衡。一般而言,,期限長度為一年,,管理人會在每個月滾動發(fā)行產(chǎn)品。當一年期限結束后,,ETF不會到期,,管理人會平倉當前持有的期權頭寸并按照基金合同約定建立新的期權頭寸。
以Innovator旗下的4月Buffer系列(PAPR)為例,,該ETF給予投資者從2024年4月1日到2025年3月31日針對標普500指數(shù)設置了15%的下行保護以及14.46%的漲幅上限,,費率為0.79%。如果投資者小皮在2024年4月1日買入該ETF,,到2025年3月31日,,他的收益情景如下:
- 如果標普500指數(shù)大漲30%,超過了PAPR的14.46%上限,,則小皮的收益被限制在13.67%(14.46%-0.79%),。 - 如果標普500漲幅為10%,低于PAPR的漲幅上限,,則小皮扣費前的收益與標普指數(shù)相同,。 - 如果標普500指數(shù)下跌10%,在PAPR設置的15%緩沖區(qū)內(nèi),則小皮扣費前的損失為0,。 - 如果標普500指數(shù)大跌30%,,由于PAPR提供15%的損失保護,則小皮扣費前的損失為15%,。
從結構上看,,傳統(tǒng)Buffer類ETF相對穩(wěn)健。長期來看,,這類ETF可以在利率下行環(huán)境中成為類固收產(chǎn)品的重要補充,。在利率下行和傳統(tǒng)理財?shù)褪找娴沫h(huán)境中,市場對可獲取穩(wěn)健收益的類固收產(chǎn)品有較大需求,,Buffer類ETF可以通過降低權益風險暴露,、獲取波動率風險溢價的方式來實現(xiàn)類絕對收益。
購買緩沖型ETF時需注意持有期,、買入時機和費用。要獲得準確的緩沖和上限,,投資者必須在整個結果期內(nèi)持有ETF,。如果在已經(jīng)下跌的市場中買入,可能無法獲得全部的下跌保護,。此外,,這類ETF的費用較高,最貴的年費高達0.95%,,便宜的也要0.5%,,而普通S&P 500指數(shù)ETF的費用不到0.10%。緩沖型ETF不是讓你“大賺一筆”的產(chǎn)品,,但對于風險厭惡,、追求穩(wěn)健收益的投資者而言,是一種“聰明的妥協(xié)”,,在保住本金的同時爭取有限上漲,。
12月9日,,中概股及ETF在美股盤初表現(xiàn)強勁。房多多漲幅超過74%,,嗶哩嗶哩上漲超過16%,,貝殼上漲超過13%。蔚來和小鵬汽車的漲幅均超過11%
2024-12-09 22:55:30中概股及ETF美股盤初飆升當前,不少投資者認為是入場的好時機,。從資金流向來看,,此前風靡一時的跨境ETF遭遇了較多贖回,許多資金重新回到A股市場,,顯示出明顯的虹吸效應,。與此同時,跨境ETF的整體溢價率也有所回落
2024-10-22 13:54:00美股,、日經(jīng)等跨境ETF遭大量高位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