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圈子”文化在年輕人中盛行,許多人因興趣結識成為好友,,對“同好”往往抱有更多信任,。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這種心理混入圈子實施詐騙,。
2024年5月9日,,檢察日報正義網披露了一起涉及全國多地的“跑圈”詐騙案,。自2020年起,,被稱為“跑圈第一騙”的“00后”男子林某利用馬拉松參賽資格,、配速員資格和耳機測評等名義在多地實施詐騙。2024年4月,,在14名北京大學學生聯(lián)合報案下,,林某在浙江杭州被抓獲,并于同年10月31日因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
2024年4月11日,北京大學在讀的小敏在學校中長跑微信群中看到一位同學轉發(fā)的某品牌耳機測評活動,,隨即通過該同學添加了林某的微信,。林某稱,該耳機測評活動并不收費,,但需要先繳納1099元押金,,在測評結束后會退回押金并贈送耳機。小敏信以為真,,把押金轉給了林某,。隨后林某又向小敏介紹,當前秦皇島和蘭州的馬拉松配速員都缺額,,他可以幫小敏報名,,但同樣要先交699元和899元作為配速員免費裝備的押金。
出于對“圈里人”的信任,,小敏轉賬并提供了自己的個人信息,。然而,,小敏一直沒有收到耳機,,也沒有收到馬拉松組委會官方的配速員入選通知,。林某始終以貨運不通暢等理由搪塞,后來直接不回復消息,。小敏察覺不對勁,,于是向耳機品牌方和馬拉松組委會確認,卻得到“從未組織此測評活動”“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招募配速員”的答復,。小敏在與多位同學溝通后,,發(fā)現(xiàn)同時間段竟有14名同學有相似經歷。于是在4月21日,,幾位同學整理了大家的轉賬憑證,、聊天記錄等相關證據,一同前往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報案,。
兩天后,,警方在浙江省杭州市將嫌疑人林某抓獲。案件被移送至海淀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面對多人遭遇小額詐騙的調查取證難題,,海淀區(qū)檢察院及時介入,聯(lián)合公安機關對被害人的受騙金額進行逐一核實,。
經查,,配速員資格、耳機和跑鞋的測評渠道完全是林某虛構的,,騙取的押金全部被林某用于吃喝玩樂,。林某只給這批受害人寄過一雙自己使用過的二手跑鞋(因尺碼不合被受害人退回)和一副自購耳機。2024年4月至案發(fā),,林某在微信朋友圈發(fā)送報名馬拉松配速員以及耳機測試員等虛假消息,,騙取小敏等14名大學生共計33864元。
林某起初并不認罪,,他辯稱自己并非詐騙,,而是由于“能力不足”沒有幫被害人搞到“參賽名額”。最終在檢察官多次釋法說理下,,林某如實交代罪行,,認罪認罰,并全額退賠了受害人經濟損失,。
承辦檢察官在調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各社交平臺上存在大量曝光林某詐騙的帖子,林某本人極有可能是多地作案的慣犯,。公安部門確認了上海,、遼寧兩地移送的林某其他犯罪事實,其中還有馬拉松賽事贊助商員工的報案記錄。
2023年11月,,林某自稱杭州馬拉松賽事招商負責人,,通過其他賽事公司員工推送,添加了無錫馬拉松賽事贊助商員工呂先生的微信,,并在之后與呂先生就產品推廣業(yè)務進行往來,。2024年1月,林某謊稱自己手中有多個無錫,、武漢馬拉松賽事的參賽名額,,可以賣給呂先生。呂先生先后轉賬85500元給林某,,向他購買共計50個名額,。轉賬后,呂先生多次催促,,甚至線下與林某見面商討名額購買事宜,,但林某始終推脫,未提供名額,。
2024年3月,,呂先生在網上看到了眾多網友對林某的曝光,于是前往當地派出所報案,。此案在移送至海淀區(qū)檢察院后,,與小敏等人被詐騙案并案處理。
據林某供述,,他從2020年開始便以押金方式給別人提供馬拉松參賽資格,。最開始林某確實有渠道能獲取參賽資格,但在發(fā)現(xiàn)收益可觀后,,他動起了歪心思,,即便沒有名額或只有一兩個名額,也會對外宣稱有十幾個名額,,以騙取報名押金,。受騙人多像小敏和呂先生一樣,經同學,、朋友或同事的介紹認識了林某,,出于對熟人的信任,相信了林某的“官方身份”,,進而被騙,。
經審查,2023年11月至2024年間,,犯罪嫌疑人林某虛構自己具有給他人辦理馬拉松配速員,、進行耳機內測等資格,,并虛構了報名需要繳納押金的事實,共騙取多名被害人11萬余元,。檢察機關認為,,林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
有網友稱,,林某早在2018年開始,便以賽事工作人員名義在各地騙取跑友報名費,、各類押金,、拖欠供應商費用等,并在2023年被列為限制高消費失信人員,。林某多年逍遙法外的原因之一是小額多人詐騙立案難,。許多受害人被騙金額小且分散在多地,缺乏聯(lián)動,。在報案后往往會被告知受騙金額達不到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此外,林某善于鉆空子,,將騙取小額錢財的行為偽裝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無奈之舉”,。如果騙局被拆穿,他會作出退費等償還損失的承諾,,隨后以“沒錢”等理由拖欠,。許多被害人出于怕麻煩或仍然期待林某主動賠償的心理,至今沒有報案,。這些因素導致林某身上存在不少經濟糾紛,,但少有能被認定為構成詐騙罪。直到2024年,,14名大學生聯(lián)合報案,,共同舉證,才使林某在海淀區(qū)落網,。
該案同樣給馬拉松賽事主辦方敲響警鐘,。林某的劣跡很早便被曝光在各社交平臺,但各地馬拉松賽事組委會發(fā)現(xiàn)后并未及時對林某本人作出實質性抵制,,也未協(xié)助跑者報案,,這也使得林某能夠屢屢利用圈內名氣和人脈繼續(xù)行騙,直至此次案發(fā),。作為目前國內熱門賽事類型,,主辦方應承擔更多的審查責任,不應放任騙局的擴大。
對于廣大跑者而言,,警惕“內部名額”“押金退還”“免費裝備”等話術是關鍵,。目前,多地馬拉松賽事已要求實名制報名,,明確禁止名額轉讓,,并提醒跑者通過正規(guī)渠道報名。如遭遇類似詐騙,,請務必保留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并及時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