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應急管理部與中國地震局共同舉辦了“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安全知識發(fā)布會,介紹了地震安全知識和防震減災工作情況,。
地震是對人類生命財產(chǎn)安全威脅最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國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最強烈,、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占全球7%的國土上發(fā)生了全球33%的大陸地震,約57%的人口,、51%的城市和58%的國土位于地震高風險區(qū),。發(fā)布會上,與會嘉賓強調(diào)了了解地震常識及掌握應急求生技能的重要性,。
家庭應急準備是守護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應急管理部新聞發(fā)言人、新聞宣傳司司長申展利建議,,平時應排查家中的安全隱患,,如檢查家電線路、燃氣管道是否老化,,柜子,、空調(diào)等易倒家具家電是否穩(wěn)固。此外,,還應準備一些應急物品,,例如家庭應急包,儲備必要的食品,、飲用水,、急救藥品、救生哨,、保溫毯等,。學習急救知識,掌握心肺復蘇,、止血包扎,、滅火器使用等應急技能也很重要。同時,,熟悉家庭周圍的逃生路線,,了解周邊地震避難場所的分布和疏散路線,,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采取行動。
關(guān)于應急避難場所的規(guī)劃和建設,,應急管理部地震地質(zhì)司二級巡視員高玉峰介紹,,近年來為統(tǒng)籌推動全國應急避難場所的發(fā)展,應急管理部會同相關(guān)部門完善了政策制度標準體系,,并打造了全國信息化平臺,,加強對應急避難場所信息的動態(tài)管理。目前,,各地正在逐步科學規(guī)劃設計和建設改造應急避難場所,,布設不同級別和類型的應急避難場所,并確定合理的服務半徑,。設計時考慮殘疾人,、老年人、幼兒,、孕婦等特殊群體的需求,,進行無障礙設計。建設改造時,,在場所內(nèi)外及周邊區(qū)域設置明顯的標志,,方便民眾辨識。高玉峰提醒大家,,平時要留心觀察工作,、生活區(qū)域的應急避難場所,對場所分布和疏散路線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積極參加應急避難演練,,掌握相關(guān)技能。
中國救援隊隊員潘照虎分享了兩個在地震災害中成功獲救的案例,。第一個案例是在2023年2月土耳其地震救援中,,一名幸存者被埋壓長達156個小時,依靠尿液維持身體機能,,最終獲救,。第二個案例是在今年3月份緬甸地震災害中,一名幸存者被困廢墟長達125個小時,,僅靠一罐粉末狀飲料維持生命,,最終成功獲救。潘照虎結(jié)合這些實例,,提出了一些在地震中被困時延長生存時間的方法:爭取一切生存條件,,利用現(xiàn)有條件搭建安全空間,處理傷情,,收集食物和水,;保持積極的求生心態(tài),,冷靜面對困境;有效地發(fā)出求救信號,,合理分配體力,,利用身邊可用物體敲擊墻壁或金屬管道,以引起救援人員注意,。
2月28日,,應急管理部危險化學品安全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胡明朗,、宋元明為危險化學品安全研究中心揭牌,。
2025-03-13 16:33:12應急管理部應急管理部于2月6日召開會議,由黨委書記,、部長王祥喜主持,,主要討論了年度應急管理重點工作和開年安全防范措施
2025-02-07 13:38:55應急管理部加大違禁煙花整治恩慈:請您分析一下中國目前應急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現(xiàn)狀和問題都有哪些?楊玉洲: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應急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
2025-02-13 13:54:44鍛造新時代中國特色應急管理人才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