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美國本周長期國債拍賣先后遇冷,,日債表現比美債更差,引發(fā)全球市場恐慌,。5月20日,,新發(fā)20年期日本國債拍賣結果慘淡,,投標倍數僅2.5倍,,為2012年以來最低,,尾差飆升至1.14,,創(chuàng)1987年以來最高,。關稅陰霾導致日債收益率曲線在4月出現“扭轉式陡峭化”,,外國投資者買入、本國投資者凈賣出的趨勢明顯,,“主力軍”壽險機構因面臨較大浮虧拒絕接盤,。
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后,,21日美國20年期國債拍賣需求不佳,長端利率繼續(xù)上行,,10年期收益率接近4.6%,,30年期再次突破5%,均已高于4月上旬股債匯“三殺”階段的水平,。經濟學家和交易員認為,,短期市場或受到恐慌情緒影響,但日本央行和美聯儲都可通過技術性方式緩和局勢,。關鍵問題在于未來誰來接盤這些“沒人要的國債”,。
日本銀行壽險拒絕接盤長債。日債拍賣不佳的原因有兩個:一是2025年開始的一些金融監(jiān)管政策促使日本保險企業(yè)大量購買超長債,,但隨著利率上行,,這部分持倉虧損加劇,;二是在低利率時期,,日本政府過度發(fā)行長債,造成供需不平衡,。周二(20日),,日本20年期國債拍賣遭遇“史詩級滑鐵盧”。隨后,,30年期,、40年期日債收益率紛紛突破歷史高點,其中40年期飆升至3.591%,,市場恐慌情緒驟增,。
進入本輪加息周期前,日本央行常年實行量化寬松(QE)和YCC(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然而,,從2024年3月起,面對薪資攀升,、通脹攀升,、經濟復蘇三重力量,日本央行取消了YCC政策,。“潘多拉魔盒”就此打開,。日本本土投資者開始不想接盤,。今年4月,,外國投資者凈買入日債2.29萬億日元,,而城市銀行凈賣出5180億日元,,且已連續(xù)三個月出現類似規(guī)模的凈賣出,。壽險公司僅凈買入270億日元超長期債券,表明即使在財政年度結束前進行損失兌現性拋售之后,,需求依然疲軟,。
長期以來,日本保持著全球最高的債務與GDP比率,,當前已超250%,。盡管如此,日本國債始終沒有爆雷,,這得益于日本央行的托底和壽險機構等的助力,。日本央行的國債持倉占比高達52%,壽險公司持倉約13.4%,,銀行為9.8%,,養(yǎng)老金為8.9%,外資僅占比6.4%,。自去年7月“縮表”以來,,日本央行的長期國債持有量下降2.2%至576.6萬億日元。日本央行計劃每季度減少4000億日元的債券購買量,,直至2026年第一季度月購買額降至2.9萬億日元,,較2024年7月的5.7萬億日元近乎腰斬。
日本央行“缺位”,,在通脹預期持續(xù)的背景下,,金融機構也不愿接盤低利率長債。若不是美國關稅政策中斷了日本央行的加息進程,,現在的利率會更高,。當前,日本CPI已連續(xù)4個月位于3%之上,,薪資-通脹的價格螺旋依舊存在,。3月的春斗初步結果顯示,大企業(yè)與工會談定的名義薪資增幅平均為5.46%,,創(chuàng)近34年來最高水平,,導致核心通脹攀升預期升溫。
近期由于不確定性增加,,反轉交易加劇了日債波動,。但接下來日本央行會確定未來一年的購債計劃,預計會增加超長債的購買比例,。目前日本長債相對資金成本的收益率在全球仍有吸引力,,不會造成趨勢性拋售。
同期美國國債拍賣情況雖然慘淡,,但好于日本,,只是這仍導致美股大跌,。當地時間周三(21日),美國財政部拍賣160億美元的20年期國債,。本次拍賣的最終中標利率為5.047%,,是20年期美債拍賣收益率第二次突破5%大關。較大的尾部利差通常意味著需求不及預期,,需要以更高收益率吸引買家,。美債作為全球資產定價的錨,其收益率波動直接影響股票,、貨幣和大宗商品等市場,。同日,美國三大股指集體下跌,,創(chuàng)一個月來最大跌幅,,恐慌指數VIX上漲15%,美元指數重新跌破100大關,,避險情緒幫助黃金連續(xù)三天反彈,,升至每盎司3315美元。
美債償還壓力在6月,、7月到期量劇增的情況下大增,,要渡過難關需增加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在關稅,、地緣政治帶來的巨大不確定性下,,降息仍是一個手段,盡管美聯儲多次表達年內降息需要等待,,但營造良好的發(fā)債條件需要其配合,。美債收益率上行不代表美國經濟的預期轉好,只是資產交易的結果,,收益率曲線最終會回到基本面決定的基礎上,。
市場關注的問題還在于,收益率到什么水平會對股市造成實質性壓力,?高盛方面表示,,一個顯而易見的整數關口是10年期美債收益率達到5%,更微妙的答案則是超過4.7%(在5月底前),。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減稅法案預計在23日左右由眾議院進行全體投票,,該法案已于18日獲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通過。預計將在GDP中額外減稅0.1%至0.2%,,高于之前的預期,。在美國既有高債務水平下,赤字進一步擴大、財政進一步惡化的擔憂被認為是美債拍賣遇冷以及新一波“賣出美元資產”的重要原因,。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陳杰瑞提到,在美債風波真正平息之前,,一定程度降低美元資產的倉位更為合理,。當作為避險資產的美債成為風險本身時,市場或許會再次轉向黃金,、日元,、瑞郎,或者持幣觀望,。
盡管短期內市場或存在恐慌情緒,,但如果風波得以緩和,更關鍵的問題是,,誰來接盤國債,?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表示,早在2022年他就已在探討“誰來接盤YCC”的問題,。當時他分析,,日元的大幅貶值以及日本通脹的明顯上升,導致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日本央行將在短期內被迫放棄YCC,。從這個角度而言,短期的市場平靜將孕育中期的市場風險,。同時,,通脹的治理將更加長期化,通脹中樞的抬升也會是一個難以避免的問題,,整體利率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在一個較高的位置上,。因此,未來誰將接盤繼續(xù)搞YCC就將成為核心,。
事實上,,這個問題對美債而言也類似。金融危機以來,,之所以美國國債規(guī)模近年來持續(xù)增長,,更多是緣于私人部門“不肯花錢”,政府成了“最后借款人”,。如今,,美國家庭的杠桿水平并不高,反映出他們整體并未采取過度負債的消費或投資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自然成為承擔經濟支出與增長推動角色的主體。也就是說,政府的高杠桿并非完全是財政放縱的表現,,而是宏觀經濟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
周浩認為,相對日債而言,,10年期美債4.5%的收益率水平實則估值仍較合理,。市場對于發(fā)債規(guī)模也不是沒有預期,目前可能比預期的多出1000億~2000億美元,,這些并非不能被消化,,美聯儲也可以進行技術性操作,只是當前關稅的不確定性和減稅預期導致投資者觀望情緒較濃,。多位業(yè)內專家認為,,在極端情況下,日本央行不排除會加大國債購買力度,,或被迫重新考慮YCC,。對美聯儲而言,未來除了降息,,其實也可以嘗試YCC,,以在關鍵期限維持利率穩(wěn)定。美國財政部通過適度平滑發(fā)債節(jié)奏,,避免在市場敏感時點大量集中發(fā)債,,也將是調節(jié)市場壓力的重要手段。
美國20年期國債拍賣在周三遭遇了低迷的需求,,導致美債,、美股和美元短線下跌。此前穆迪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使得本次拍賣備受關注
2025-05-22 08:51:48美債拍賣遇冷每經AI快訊,,美國財政部拍賣250億美元30年期國債,得標利率4.608%(10月10日為4.389),,投標倍數2.64(前次為2.50)
2024-11-07 08:19:00美拍賣250億30年期國債每經AI快訊,,美國財政部拍賣420億美元10年期國債,得標利率4.347%(10月9日為4.066%),,投標倍數2.58(前次為2.48)
2024-11-07 07:55:04美國財政部拍賣420億美元10年期國債隨著投資者平倉“特朗普交易”,德國國債市場出現牛市趨平現象,。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8個基點至2.37%,,創(chuàng)下五周來最大跌幅。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愿意討論提前大選的時間
2024-11-09 19:31:04德國國債和英國國債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