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關系的惡化已超越經濟層面。特朗普政府不僅在關稅問題上施壓,更在安保領域提出新要求:要求日本將防衛(wèi)費提升至GDP的2%,,并承擔駐日美軍75%的經費,。這種“經濟-安全捆綁”策略使石破茂陷入兩難:若拒絕,,可能招致更嚴厲的關稅報復,;若接受,將引發(fā)國內民眾對“軍事擴張”的強烈反彈——2025年5月,,3.2萬名民眾在東京集會反對修憲,高呼“不要用稅金買戰(zhàn)爭”,。
7月20日的參議院選舉,,成為石破茂政治生命的“倒計時鐘”,。自民黨若想維持參議院多數席位,,需在本次選舉中至少獲得50席,但最新民調顯示,,自民黨預計僅能獲得35-40席,,公明黨9席,合計可能低于50席,。這種頹勢在傳統(tǒng)“鐵票倉”尤為明顯:鹿兒島、宮崎縣的自民黨候選人支持率跌破40%,,而在野黨候選人通過“下調消費稅”“限制外籍勞工”等議題成功分流保守選民,。
石破茂的競選策略暴露其執(zhí)政困境。他一方面拋出“2040年GDP達1000萬億日元”的宏大目標,,另一方面卻無法解釋如何實現這一愿景,;他設立跨部門事務局應對外籍勞工問題,卻被批評為“轉移矛盾的政治秀”,。更致命的是,,自民黨內部的“背叛者聯盟”正在形成:前干事長茂木敏充公開質疑其領導能力,而“水月會”成員中已有12人私下接觸在野黨尋求合作,。
若參議院選舉失利,石破茂或將面臨多重危機:首先是憲政危機——自民黨在眾參兩院均淪為少數派,,可能觸發(fā)二戰(zhàn)后首次“雙重選舉”;其次是黨內危機——自民黨六大派閥僅剩“麻生派”完整,其他派閥或解散或分裂,,石破茂下臺后可能出現“無人愿接首相印”的尷尬局面,;最后是社會危機——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警告稱,,若政權更迭引發(fā)政策真空,美國可能趁機將關稅稅率提高至30%,,導致日本GDP萎縮1.2%,。
日本《朝日新聞》17日發(fā)布的一份民調顯示,日本首相石破茂內閣支持率為26%,,與上一次(2月)調查的40%相比大幅下降,,是自去年石破內閣成立以來的最低值。
2025-03-18 10:07:14內閣支持率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