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一聲令下,,徒弟全部退出央視節(jié)目的相聲界半壁江山”;
一個是“主業(yè)玩兒,副業(yè)相聲的北京頑主”,。
交集是相聲,。
兩人加起來的力量振聾發(fā)聵,如雷鳴,,敲響了“德云社”的名號,。
不過更加“雷人”的,是“半壁江山”瘋起來自己人都打的殺傷力,。
前一秒的情深義重,,下一秒就硬化成槍林彈雨。
最新“戰(zhàn)績”,,是與昔日入室弟子曹云金的一場微博交鋒,。
新徒表忠心,舊恨忙落井,。
再看“頑主”?
事不關(guān)己高掛起的模樣一如既往,。
世界一大未解之謎:于謙用何神功免疫于郭德綱?
9月5日,,曹云金微博撕郭德綱,,岳云鵬苗阜等人皆發(fā)聲,而郭德綱老搭檔于謙依舊“置身事外”,。
于謙,,北京人,踩著年代末的尾巴成了60后,,之后似乎總在踩尾巴,。
年輕力壯的父母跟著油田開采隊跑,出生四天的于謙被甩在身后,。
于是成為姥姥家的常駐嘉賓,,無心學(xué)習(xí),姥姥做主,騰出半個廚房給他養(yǎng)鴿子,。
同齡人做的事與競技相關(guān):學(xué)習(xí)上智力的角逐,,或者游戲中體力的沖撞。
于謙卻追逐排在末端的愛好:二三年級的小孩,,興趣和老大爺一樣,,提著鳥籠到處浪。
許多年后回首往事,,念念不忘的還是那派安逸景象:夏日傍晚,,槐花鋪滿地的胡同口,一伙人坐在小馬扎上,,喝酸梅湯,,等扇子把天扇涼了,回屋睡覺,。
三歲看老,,這就是于謙的人生基調(diào)——好玩兒至上,和氣熱鬧,。
于謙父母。
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蓬勃發(fā)展之時,,年輕人如饑似渴地讀書,爭先恐后地下海,,一派火熱,。
于謙還在玩兒。
十三歲,,學(xué)習(xí)成績排在尾梢的他喜歡上相聲,,可惜興趣也沒為他加分多少——
在相聲行最要緊的天賦層面,他排名不上,。
所幸,,面臨被勸退的關(guān)頭,于謙在師哥的突擊訓(xùn)練下,,順利讓老師改觀,。
之后,他跟隨相聲演員王世臣,、羅榮壽,、高鳳山、趙世忠學(xué)習(xí),,16歲拜師石富寬,。
“我也沒什么期待,,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兒就可以了,。”
但還是走不上人生巔峰——
從少年跨越到參加工作的青年階段,,于謙這次選了個江河日下的“尾巴”行業(yè),。
于謙年輕時候,。
九十年代起,,相聲漸入冰河期。
下鄉(xiāng)演出,,喊老大娘來看節(jié)目,,大娘白他一眼:“不看不看,我得拾糞”,。
行業(yè)將衰未衰的幾年,,團里的工作閑,每月掙個千把塊,,有時間有銀子,還可以滿地海玩,。
后來每個月只能領(lǐng)一塊二了,,瘋玩傻樂的他才體會到謀生不易:“相聲真是沒人要了?!?/p>
玩兒起來的好人緣幫了他,。
一些參與小品和影視創(chuàng)作的人缺人想到他:“于謙,來演吧,?!?/p>
主持、小品,、電視,、編導(dǎo)……什么活都接,25歲還去北京電影學(xué)院學(xué)了導(dǎo)演,。
參演的第一部電視劇是《編輯部的故事》,。
兩三個鏡頭,兩句臺詞,,有句還只有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