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的大片再一次如約而至,。今晚(1月3日),,《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上映。
時間的選擇,,明顯踩著步點:這部3集紀錄片播完后,1月6日,就是本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召開的日子,。上一次,中紀委大片《永遠在路上》播完,,則是“全面從嚴治黨”為主題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的日子,。
無疑,這兩部片子是“姊妹篇”,?!队肋h在路上》,講述十八大以來,,黨內(nèi)反腐取得的成果,、做過的工作,重點在“全”,;《打鐵還需自身硬》,,鏡頭則全部聚焦在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講述十八大以來,,紀委系統(tǒng)在“清理門戶”方面所做的工作,。
共同的特點依然是:誠意、有料,。
畫面
在今天播出的第一集里,,有三個主要人物:魏健、羅凱,、朱明國,。前兩個,是長期在中央紀委任職的司局級干部,;落馬時身居廣東省政協(xié)主席之位的朱明國,,則曾長期擔任廣東省紀委書記,。
片子的畫面很震撼。
先說魏健,。此君曾擔任中紀委第五,、第二、第四監(jiān)察室主任,,參與過查辦薄熙來,、戴春寧等重大案件。但畫面一轉(zhuǎn),,卻從他在辦公室被帶上警車的鏡頭開始,,隔著鐵欄桿,魏健已經(jīng)抑制不住淚水,。那一夜,,魏健頭發(fā)全白。
鏡頭久久地在從魏健家中抄出的財物上掃過,。金佛,,玉鐲,金條,,雕刻過的象牙,,成捆的人民幣、歐元,、美元,,以及數(shù)不清的銀行卡和禮品卡……“金額數(shù)以千萬計”。
類似的鏡頭,,出現(xiàn)在與朱明國同時被牽連出的原廣東省紀委副書記鐘世堅家里,。此君癖好獨特,“上千瓶酒”,,“200多斤蟲草”,,“好多現(xiàn)金成捆,收了就放在那兒,,印章還有90年代的”,。而朱明國?鏡頭雖然只從他的豪華別墅一角掃過,,但他收受的錢財,,則是“1.41億元,另有9104萬元財產(chǎn)不能說明來源”,。
而曾任中紀委第六監(jiān)察室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羅凱,,辦案人員說,“金條不是說一根兩根,,有50克一根的,,有100克一根的,累計下來,,給他的金條都是以公斤計的”,。在他聯(lián)系的天津,海河邊,,頗為豪華現(xiàn)眼的“君臨天下”大廈,,他從開發(fā)商手里,以三折的價格,,買下了4套房子,、2套商鋪。
作為曾經(jīng)的監(jiān)督執(zhí)紀人員,,能犯下如此嚴重的罪行,,其中一定隱含著許多腐敗的方法,以及權力運行的“邏輯”,。
方式
沒錯,,這些方法和邏輯都是涉案人員親口說出的。
比如用人,。朱明國落馬,,是因為廣東化州市原紀委書記陳重光的落馬牽出。這個陳重光倒也很坦誠,,描述了自己不停跑官買官的過程,。
片中陳重光的語速緩慢,但每一句都直指重點,。比如,,他想搭上朱明國,怎么弄,?“打聽到他每年清明都會回海南老家掃墓”,,于是“每年清明都去看他”,“有時候50萬,、有時候100萬地送”,。通過朱,陳如愿以償?shù)貜拿O(jiān)察局副局長的任上,,調(diào)任化州市紀委書記,。
朱明國點出了權力的邏輯:“最后都是組織通過、組織決定,、集體通過,。但是誰先提?用人的提名權是最至關重要的,沒人提名,,你是進不了那個圈子的,。當一把手35年,我的體會是,,如果你一把手開口了,,基本上沒有人反對?!?/p>
這就是用人尋租,。
魏健和羅凱,則通曉另外的邏輯:政商的掮客,。
比如,,“有一個老板,涉及了一個股權糾紛的案件,,就找到了魏健,。然后魏健就把相關的材料,以他們室里的名義,,就轉(zhuǎn)給了所在那個省的紀委,,請他們查辦并且要結果,實際上是作為人家一項工作,,就給人要求部署下去了”,。
更多的時候,他們習慣于給地方官員打招呼,,讓其在“提職晉升,、安排工作、司法審判,、工程項目等”方面給予幫助和便利,。
比如商人宋志遠,因為想在四川上馬項目,,尋求政府幫助,,就找到了魏健。魏健呢,?拿起紅機給李春城打了個電話,,請他關照。兩三天之后,,項目所在地的縣委書記打電話給宋志遠,,言語頗帶責怪:“老宋,你這個項目我們不是在支持嗎,?你怎么找到北京去了,?中紀委給省領導打電話說我們不支持,。好了,我們會全力支持的,?!?/p>
而羅凱的方式,則有點類似于上一季中出鏡的周本順,,喜歡“組飯局”:“把別人請來,,目的就是顯示我們倆之間關系好,,知道咱們的關系,,他對你是不是會照顧?肯定會照顧的,。至于怎么照顧,?照顧什么?那就不是我的事兒了,?!?/p>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按說,工程,、土地,、司法這些,并不是紀委直接管轄的范圍,。那么,,地方官員為什么要給這個面子幫這個忙?辦案人員的一個問題就很在點兒上:“魏健他是室主任,,是一個廳局級干部,。他所打招呼的對象是一個省部級干部(李春城),他為什么要聽你一個廳局級干部,?”
邏輯
其實在片中,,這名辦案人員也說出了答案:“因為背后是職務的影響力。紀委主要的權力是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這關系到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生命,。”
畢竟,,紀委是“查別人”的,,這一點就會讓很多人“緊張”、“害怕”,。
羅凱的話相當有代表性:“紀委的工作有一個特點,,各個部門都能聯(lián)系到,面寬,。它又是個監(jiān)督單位,,確實紀委這個干部,就跟過去的監(jiān)察御史似的,’見官大三級’,?!?/p>
跟羅凱共同作案的處級干部申英則說:“這些年,全體紀委干部,、整個系統(tǒng)干部的努力,,在社會上確實影響很大,尤其對官員的約束力也很大,。這樣使一些人感覺,,他要跟紀委干部熟,可以給當?shù)氐母刹恳詨毫??!?/p>
朱明國的話則更直接:“說不好聽,人家’不怕種樹的’,,’只怕燒山的’,。紀委書記對某一個干部、某一個黨員的看法,,決定這個人一生至少一段時期內(nèi)的升遷榮辱,。所以一般的領導干部都怕紀委,這是肯定的,?!?/p>
正是憑著這樣的“怕”,在擔任廣東省紀委書記期間,,“朱明國通過向其它部門打招呼的方式,,幫商人解決各種訴求”,“他打招呼的事情,,很多人不敢不辦”,。
這就是紀檢系統(tǒng)出現(xiàn)“燈下黑”、出現(xiàn)內(nèi)部腐敗的最核心邏輯,,點出了紀委系統(tǒng)可能存在的最大尋租風險,。
看點
是什么讓這些執(zhí)紀者違紀?“私心”,、“商人的圍獵”,、“貪念”、“一發(fā)而不可收拾”,、“自我安慰”……這些官員面對鏡頭的懺悔,,的確說出了個人的原因。但這些歷史上出現(xiàn)的問題,,不可忽視的至關重要的原因則是:曾經(jīng),,這些人的權力,,是沒有人來監(jiān)督的,“一些紀檢干部覺得,,進了紀委,,就進了保險箱”。
一個月前,,俠客島曾經(jīng)寫過《岐山之問:誰來監(jiān)督紀委》(點此閱讀),。這個問題,今天的片中首次給了同期聲,,而提問者,,則是習近平本人:“紀委是查別人的,誰來查你們,?這個問題也要探索地解決,?!?/p>
中紀委確實作出了探索,。之前,他們成立了紀檢干部監(jiān)督室,,專門監(jiān)督“自己人”,;之后,則是密集的制度籠子,,包括《中國共產(chǎn)黨黨內(nèi)監(jiān)督條例》,、《中國共產(chǎn)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chǎn)黨紀律檢查機關監(jiān)督執(zhí)紀工作規(guī)則(試行)》,。
數(shù)字可以說明問題: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機關共處理38人,其中立案查處17人,、組織調(diào)整21人,,全國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共處分7200余人、談話函詢4500余人次,、組織處理2100余人,。
沒有監(jiān)督的信任就是放任,沒有制約的權力則是危險的,。要讓這些人敬畏權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其置于無所不在的監(jiān)督之下。與之相比,,片中提到的許多優(yōu)秀紀檢監(jiān)察干部的事例,,也讓人對“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隊伍抱以期望,。
中紀委七次會議就要召開了,,其中重要的一項,應該是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在中央政治局作出“反腐的壓倒性態(tài)勢已經(jīng)形成”的判斷之后,,反腐如何從黨內(nèi)全覆蓋走向國家監(jiān)察全覆蓋,如何能在執(zhí)紀,、監(jiān)督,、保持全黨黨員干部干事兒之間取得平衡與突破,則應該是今年反腐的一大重要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