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在香港求學的內地唐姓同學用羞辱性語言斥責同胞和生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引發(fā)熱議,。這一事件凸顯了國家觀念對于當下時代年輕人價值觀的塑造具有何等重要的意義,。沒有國家認同,沒有自身價值觀的支撐,就容易在特殊環(huán)境下喪失精神支柱,。最新消息顯示,,這位曾經(jīng)的瀘州高考狀元已被故鄉(xiāng)母校除名。
其實,,這不僅僅是關乎這位同學的個案問題,,同時也反映了在現(xiàn)在的全球化環(huán)境下,整個年輕人群體都會面對的問題,,即如何以國家觀念作為認同基礎,,并在面對各種復雜環(huán)境時保持價值觀的穩(wěn)定。
從這位唐同學的微博和其所寫有關“港獨”爭議的文章來看,,他其實挺“真誠”地相信自己所寫的那一套,。有人說他是想投機撈好處,我倒覺得未必這么簡單,。他很愿意辯論,,在說了極具傷害性的話后又寫辯論文章。這說明他是真心認為那個敢于制止分裂國家言論的女生丟了內地生的臉,,認為那位女生是不懂得“高大上”民主自由原則的野蠻粗魯之輩,,當然更看不上“帝吧出征”中那些內地的年輕人,甚至認為那些人根本配不上和他對話,。這位唐同學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大上”的位置上鄙夷這些“愚昧的蕓蕓眾生”,,要向這些人展示一個懂得西方自由民主理論的“高等”華人和這些蕓蕓眾生的差別。
這位唐同學用一種訓導的語氣告訴他們中國是多么不堪,,中國人是多么的粗魯,。不能不說,這與他的背景和所處環(huán)境都有關系,。在關于人的區(qū)隔中,,有一種區(qū)隔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原來這位唐同學在自己家鄉(xiāng)曾被那么肯定,,因此到香港后他要更努力地優(yōu)秀下去,。而在那個氛圍中,一些人對內地的態(tài)度比較輕蔑,。過去內地被輕蔑的理由更多的是窮、臟,、土,,現(xiàn)在內地經(jīng)濟發(fā)展讓這些都難繼續(xù)作為根據(jù)。不過,,那種印記一時似乎還難以抹去,。在此基礎上,內地又被貼上“橫蠻粗魯”的標簽,變成又土又橫還不懂得“民主自由”,。這位唐同學希望在那種環(huán)境中獲得肯定,,就開始趨向于認同靠攏那個環(huán)境下的主流氛圍。
作為一個內地來的人,,他一定感受到了那種氛圍釋放出來的某種潛移默化的微妙東西,,于是就很容易接受那些觀點。為了抹去過去的來處和同胞給自己帶來的那些讓人輕視的東西,,他就不顧一切“融入”那個圈子,,以那個圈子的是非標準看待一切。他大概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顯得像個“香港人”,,甚至比“香港人”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