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訟紛紜的“越野車追逐藏羚羊”事件,成了長假期間最熱門的新聞。這起引發(fā)社會公憤的事件,,眼下也到了行將畫上句點時:據(jù)報道,,8日晚,西藏自治區(qū)林業(yè)廳依法對7名涉事人每人處以15000元罰款,,共計105000元,。
每人被罰1.5萬元,乍看似乎跟輿論怒氣值不成正比,,但重罰本就該依法依規(guī),,“不重罰不足以告慰輿論”也是種苛刑迷信。起初網(wǎng)傳的“越野車瘋狂追逐碾壓”和“致多只藏羚羊受傷死亡”,,都被證實與真實情形存在出入,,這樣嚴格按照法規(guī)來的處罰力度,可謂錯罰相當,。
而在此前青??煽晌骼飮壹壸匀槐Wo區(qū)回應稱“已對涉事司機進行了處理,但具體情況不便透露”的背景下,,西藏林業(yè)廳將所謂的“具體處理情況”透露,,其中還包括對事發(fā)區(qū)域管護員和管理不力的涉事部門處理問責信息,也算是呼應了公眾對處罰信息公開的訴求,。
處罰雖了,,啟示仍在。該事件留下的啟示就是,,要遵守規(guī)則,,也要謹記常識。
不驚擾珍稀野生動物,,既是規(guī)則,,也該是常識。事實上,,早在2015年,,國家林業(yè)局就曾發(fā)出通知,嚴禁游客與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特別是對藏羚羊這類天性膽小,,受到驚擾后可能出現(xiàn)強烈應急反應進而造成心肺功能衰竭的物種來說,避免驚擾更是不可逾越的紅線,。
▲圖片來自微博網(wǎng)友@擦擦李逸之
該事件中,,幾名游客說是出于好奇故將車輛駛離公路進入保護區(qū),以便更近距離觀察和拍照,。聽似沒有傷害藏羚羊的主觀意圖,,可是無意識地傷害也是傷害,對動物有無造成驚擾是以結果論而非動機論,。追趕藏羚羊行為因此成了輿論靶子,,不冤,。
值得一說的是,為拍照而擅闖禁區(qū)或擅自違規(guī),,也成了當下文明旅游的“新患”,。依托手機的拍照,本質就是社會學家約翰·厄里提出的“旅游凝視”,,它往往嵌入了自我本位視角,。拿該事件來說,這種自我本位的“闖入”,,顯然有違人與野生動物交往時的重要原則——盡量不要打擾動物,,讓其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
對珍稀野生動物來說,,近距離拍照本就是種驚擾,而驚擾本身就是傷害,。真要愛惜這些野生動物,,正確打開方式應是尊重其天性、遵守野生動物保護規(guī)則,,而不是為了滿足拍照快感等目的制造傷害,。
□仲鳴(媒體人)
深圳汽配廠白血病 5月11日,,深圳市寶安區(qū)衛(wèi)生健康局就媒體報道的“華生電機廠有工人被鑒定為職業(yè)性腫瘤(苯所致白血病)”一事進行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