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燒錢的城市宣傳片該降降溫了
在這些宣傳片里,,整齊劃一面帶微笑的大合影、氣勢磅礴的新建筑或舊古跡航拍,、汗水或淚水劃過臉龐的慢鏡頭,、奔向太陽升起地方的孩子、公園里打太極拳的老人,、高架橋上的車流和馬路上的人流等等,,都是必備且重要的元素??炊嗔?,能不疲勞嗎?
5月29日,,鄭州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發(fā)布2018新版鄭州旅游宣傳片,。此片一經網絡傳播,立即引發(fā)網友熱烈討論,。眼尖的網友發(fā)現其中存在硬傷:把開封的“清明上河園”當成了鄭州航空港區(qū)的“園博園”,。宣傳片制作方回應,確系工作人員誤用視頻素材所致,,目前正在對該片進行全面審查和修改,。
花300多萬元拍的城市宣傳片,結果卻在用開封“冒充”鄭州,,或者說,,在鄭州的宣傳片里替開封打了一回廣告,是不是太荒唐了,?這不僅刷新了城市宣傳片劣質的“高度”,,也驗證了拍攝城市宣傳片的錢有多么好掙。既然有獨立的制作費,,并且開價不菲,,為何要拼湊素材,而不親力親為,?如果都是現成的素材,,只是拿來剪輯嫁接一下,,談何物有所值?而且,,這么低級的錯誤,,是怎么通過審查的?
通常來說,,只有愛一個城市,,才能拍好這個城市。這可能是一個較高的要求和境界,,但真實準確,、反映本來面貌總該是底線吧,怎么能張冠李戴,、傻傻分不清呢,?
讓人遺憾的是,如今大多數城市宣傳片都在走老套路,?;ê芏噱X,交給名頭很響的外地廣告公司,,只要畫面夠美就行了,,不管實際宣傳效果如何,有沒有符合本地氣質的細節(jié)展示與獨特創(chuàng)意,。
城市形象宣傳片的工業(yè)化批量操作,,近年來呈爆發(fā)之勢。幾乎每個城市都要拍,,有的城市每年都拍,,甚至一年拍幾個,有的并沒有太多實質意義,。某種角度上說,,一些城市的形象宣傳片已然成了某種“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