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徐艷玲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人對幸福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不過,按照世俗的觀點,,馬克思的幸福指數(shù)應該夠高了——說到友情,,有哪種友情能像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樣,初心不忘,、肝膽相照,;說到愛情,有哪種愛情能像馬克思和燕妮一樣,,患難與共,、不離不棄;說到親情,,有哪位子女像馬克思的子女們一樣崇拜自己的父親——“馬克思老爹”,。然而,馬克思還是把他的幸福觀同“斗爭”聯(lián)系在了一起,。
1883年3月17日,,在倫敦城北海格特公墓舉行的馬克思的葬禮上,,恩格斯動情地說:“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yè),,參加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事業(yè),,正是他第一次使現(xiàn)代無產(chǎn)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p>
馬克思無愧友人的評價,。作為一名革命家,他將斗爭作為自己畢生的使命,,始終高揚著斗爭的勇氣,,歷史的車輪載著他走完傳奇而又卓越的一生。在馬克思的女兒問父親的20個問題中,,有一個涉及如何理解幸福的問題,,馬克思的答案非常明確,斗爭,。在馬克思看來,,人類的歷史就是斗爭的歷史。為什么而斗爭,?以什么方式進行斗爭,?這是馬克思一生所聚焦的革命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的“主題”。但這種“斗爭”絕非侵略和欲望,,而是一種對更加美好生活方式的探索和嘗試,。這種探索和嘗試從馬克思青年時代便開始了。
24歲的馬克思在擔任《萊茵報》主編時,,就遇到了后來思想發(fā)展史上頗為有名的“林木盜竊問題”,。當時生活在德國西部的居民可以自由地在森林和草地上砍柴和放牧??墒呛髞?,大片的森林和草地被貴族和地主霸占了,居民們?nèi)ド搅种惺靶┎癫輩s被認為是“盜竊”,。德國議會最后對此進行了審議,,結(jié)果卻是居民們的行為確為盜竊。這讓馬克思十分氣憤,,他便在《萊茵報》上發(fā)文奮力抨擊普魯士政府的做法,,但《萊茵報》因此被查封。馬克思也看清了反動政府的丑惡本質(zhì),,毅然辭去了《萊茵報》主編一職,。馬克思毫不妥協(xié),他在尋找機會繼續(xù)與反動政府進行斗爭,。而正是這樣的“斗爭”意識和“斗爭”精神,,掀開了他卓越一生的序幕。
馬克思之所以偉大,,當然決不止是他對當時黑暗時政的抨擊,,更體現(xiàn)在在人類思想史上的卓越和不凡的成就。他以哲學的方式抗爭,,不僅對壟斷當時社會思潮的資本主義進行了深沉思考和絕地反擊,,而且另辟蹊徑,,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指明了光明的未來——共產(chǎn)主義愿景。這集中體現(xiàn)在1847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所起草的最早的共產(chǎn)黨“黨綱”——《共產(chǎn)黨宣言》中,。
1847年12月的西歐天氣沉悶而陰暗,。29歲的馬克思的腦海里不時浮現(xiàn)出法國里昂工人高喊著“工作不能生活,毋寧戰(zhàn)斗而死”,,普魯士的工人們在饑荒中艱難地維持生活,,而資產(chǎn)階級卻義正言辭地宣稱“在金錢問題上,是沒有溫情可言的”……馬克思決心要用鏗鏘有力的語言和震驚世界的吶喊來闡述他的思想學說,。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chǎn)黨宣言》之首,,就沉重又激昂地指明:“一個幽靈,共產(chǎn)主義的幽靈,,在歐洲上空游蕩,。”馬克思把自身幸福的意義,,也就是“斗爭”的意義凝聚到了《共產(chǎn)黨宣言》的字里行間:“共產(chǎn)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xiàn)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tǒng)治階級在共產(chǎn)主義革命面前發(fā)抖吧,。無產(chǎn)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p>
思想具有推動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進步的偉大神力,。一本書,一種學說,,會產(chǎn)生改變歷史進程的巨大動能,,至此而極?!豆伯a(chǎn)黨宣言》第一次對新誕生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作了最全面,、最系統(tǒng)、最深刻,、最精練,、最精彩的說明,被稱之為“壯麗的日出”“時代的歌中之歌”,。對此,,列寧深刻闡明,,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即把社會生活領域也包括在內(nèi)的徹底的唯物主義、作為最全面最深刻的發(fā)展學說的辯證法,、以及關于階級斗爭和共產(chǎn)主義新社會創(chuàng)造者無產(chǎn)階級肩負的世界歷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位青年人除去滿腔熱情之外,又表現(xiàn)出對“人類苦難”的巨大關懷,,他們的斗爭早已從街壘戰(zhàn)推進到了全球范圍,。無產(chǎn)階級精神領袖的身后有著全球許多國家無產(chǎn)階級的強大群體在為他們的思想學說打call。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中如是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而今,,歷史的方向已慢慢清晰,。沿著馬克思當年所指引的方向,我們已然行進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發(fā)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不斷奪取偉大斗爭新勝利,。前有馬克思和恩格斯這樣的精神斗士揮舉光輝的斗爭大旗,,后有今人為人類的美好未來而持續(xù)奮斗。
以斗爭,,求幸福,;為人類,永不歇。這是馬克思的幸福觀所給予我們最美好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