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 農民日報7月2日刊登通訊:夢開始的地方——學訪習近平“三農”思想的浙江實踐
農民日報記者何蘭生徐恒杰江娜蔣文龍孟德才朱海洋
壹:序章
5月11日,,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粉墻黛瓦,、曲徑清幽。村民姜祖海開的“望溪”農家樂,,籠在絲絲煙雨中,,更添江南況味。
“下姜村,,夢開始的地方,。”這句旅游宣傳語,,刻在了村里的顯眼地方,。今天的下姜村,,“農家樂,民宿忙,,游人如織到下姜,。”一個人口不到800人的小村莊,,今年前五個月,,接待游客超過8.5萬人次,同比增長150%,,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045元,。
而就在15年前,下姜村也有一句歌謠:“土墻房,,半年糧,,有女不嫁下姜郎?!北藭r,,讓下姜村遠近聞名的是貧窮、是落后,、是污染,。
轉折點發(fā)生在2003年4月24日。
這一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乘車從淳安縣城顛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小時輪渡,,再繞100多個盤山彎道輾轉來到下姜村,。
“當時,習書記就給我們講綠色發(fā)展理念,,就是在我們下姜村,,因為靠近千島湖,,習書記說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水’這句話,。”回憶起當年的場景,,下姜村老支書姜銀祥依然很興奮,。
如果說,2003年的下姜村是“兩山論”的早期萌芽,,那么,,2005年的安吉縣天荒坪鎮(zhèn)余村則是“兩山論”公認的發(fā)源地。
5月9日,,記者走進余村的村級電影院,,那里正在播放著一段珍貴的影像資料:2005年8月15日,,在余村狹小炎熱的村委會會議室里,聽到干部匯報說關停礦山,、水泥廠,,村級經濟與百姓收入出現下滑以后,習近平同志面容溫和,、語氣果斷,,說出那段深遠影響中國未來的話:“剛才你們講了,下決心停掉一些礦山,,這個都是高明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