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是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的重要潛在力量和后發(fā)優(yōu)勢,。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2018年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來源:新華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zhàn)略資源”,。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稱雄世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正如總書記所說:“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币3挚焖侔l(fā)展,抓住機遇走在時代前列,,就要“堅持人才為本”,,緊緊抓住這重要的“第一資源”。
同時,,要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還需要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guī)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yè)人才,。
打開國門,才能擁有世界,。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才能讓天下英才近悅遠來、盡展其能,;才能激活本土人才,、強化本土培養(yǎng)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在全球人才競爭的大勢中占據上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習近平就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用這八個字勾勒出新時代我國人才政策的發(fā)展方向。
《詩經》有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國,。”中華民族歷來具有尚賢愛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當前全球化日益加劇的環(huán)境下,,我們必須眼界更廣、氣度更大,、方式更靈活,,才能引才用才,最大限度發(fā)揮國際人才流入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