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 題:記錄偉大時代凝聚奮進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聞輿論工作開創(chuàng)新局面
新華社記者白瀛,、史競男,、施雨岑
從麗江“長江第一灣”出發(fā),,察看昆明滇池水質(zhì),走過遵義赤水河畔,,行經(jīng)“長江第一港”云南水富港,駐足兩江交匯地四川宜賓……今年夏天,,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jīng)濟帶的報道”主題采訪團馬不停蹄,,邊走邊采,傾聽干部群眾的心聲,,感受大江沿岸的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新聞工作者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不忘初心記錄偉大時代,,高唱凱歌凝聚奮進力量,。
描繪時代精彩畫卷畫出最大同心圓
2016年底,山西日報社工交部副主任張臨山和同事采寫的通訊《別了,,白家莊礦》聚焦山西煤炭企業(yè)去產(chǎn)能關閉后,,分流礦工“人往何處去”的焦點問題,引發(fā)讀者強烈的情感共鳴,,獲得第二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稿件從白家莊礦上兩對父子礦工切入,以‘告別’為契機,,以‘新生’為內(nèi)核,,挖掘出了新聞事件背后的人性光輝和厚重情感?!睆埮R山說,,作為黨報記者,有義務通過扎實采訪和深入報道把礦工們的故事傳播出去,,并引導他們在轉(zhuǎn)型變革中看到前途希望,。
新聞報道,是連接黨和人民的橋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diào),,團結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聞工作者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弘揚主旋律,,直面問題,積極發(fā)聲,,有效回應關切,,正確引導輿論,畫出最大同心圓,。
從深入闡釋黨中央治國理政,,到連續(xù)開展經(jīng)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供給側(cè)結構性改革等重大主題宣傳,;從脫貧攻堅,、科技創(chuàng)新、反腐倡廉到股市樓市,、就醫(yī)就學,、收入稅收等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新聞報道彰顯“定音鼓”“風向標”“壓艙石”作用,保持了輿論場內(nèi)的風清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