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學校校長邱建闖告訴記者,,為了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學校專門設立了舞蹈,、武術,、足球,、美術等6個特色的教學班,利用課余時間,,老師都會帶著孩子們學習不同的知識,,豐富同學們的課余生活?!皬?016年開始至今,,已經投入了290萬元興建了少年宮等教學設施,這也為我們更好地開展特色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p>
就是這樣一所農村學校,在繼承和發(fā)展小崗村“敢為人先,,勇于創(chuàng)新”的路途中,,讓每一個孩子都在校園里尋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小夢想。
我是種梨達人:崗上的梨花開了
2018年9月21日,,在安徽小崗村首屆農民豐收節(jié)開幕式上,,小崗梨園公社啟動了首批“認養(yǎng)梨樹”的活動,由此拉開了其共享農業(yè)和訂單農業(yè)的序幕,。
時間回到2008年,,江蘇無錫人黃慶昶憑借著敢闖敢拼的勁兒,抓住了小崗村新一輪改革發(fā)展的步伐,,毅然只身一人來到了這里,,開始了自己10年的種梨生涯。如今10年過去了,,這片600多畝的果園早已碩果累累,,梨香滿園。
黃慶昶的梨園公社,。(央廣網記者王文偉攝)
從2008年開始,扎根“黑土地”的黃慶昶積極引進外來品種,,并結合自身特色,,創(chuàng)新培育出了個頭碩大、味道清甜的果梨,。短短4年時間,,在他的努力下,,于2012年1月成功注冊了小崗村梨園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極大地促進了果園的發(fā)展,,通過流轉農民的土地,,種植規(guī)模不斷擴大,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2年后600畝的梨樹全部掛果,,產量將達到300萬斤,,產值將達到1000多萬元?!?/p>
如今,,站在自家的梨樹前,這位“新”小崗人每天不斷思索著,,如何更好地發(fā)展種梨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