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鄰村那幾戶紅棗產(chǎn)量大增,,收入一下子上去了。一來二去,,他們也成了要好的朋友,。不管是漢族村民過春節(jié),還是維吾爾族村民過古爾邦節(jié),,都提著禮品去給對方道賀,。
張小英,伊斯勒克墩村村民,,維吾爾族,,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她只知道自己曾叫阿曼古麗,。張小英這個名字還是她給自己起的,。因?yàn)樗?jīng)常幫助他人,村民都親切地叫她“小英”,。在張小英眼中,,一顆顆掛滿枝頭的紅棗就如同一顆顆民族團(tuán)結(jié)的果實(shí),吃在口中,,甜在心里,。
幾年前的春天,王慧星對自家15畝地發(fā)愁,,不知種什么好,。“小英姐看我發(fā)愁的樣子,就借給我3萬塊錢發(fā)展紅棗,,還教我種植棗樹苗,、嫁接、修枝等技術(shù),?!蓖趸坌钦f。正是這3萬元的啟動資金,,讓他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
就在借錢給王慧星這年的秋季,張小英經(jīng)歷了有生以來最為艱難的日子,?!?013年秋天,一場大雨讓掛在樹枝上的紅棗幾乎絕產(chǎn),,顆顆都是‘黑頭頂’,。”張小英說,。當(dāng)年她虧損58萬元,,家里只剩50元,。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張小英無所適從,。老支書蔡文寅聽說后,拿出5000元交給她,?!袄现鴱馁N身口袋里拿出了一沓錢,放在我手里時,,錢還帶著溫度,,我感覺特別溫暖?!闭f起這段經(jīng)歷,,張小英淚流滿面。
張小英一步步走出困境,,用3年時間打了個翻身仗,,還清了欠款。現(xiàn)在她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年收入近50萬元,。
富起來的張小英,沒有忘記老支書蔡文寅的囑托,。幾年間,,她和丈夫經(jīng)常到條件困難的村民家里噓寒問暖,及時提供幫助,。2015年3月,,拜什托格拉克鄉(xiāng)開展的民族團(tuán)結(jié)“結(jié)對子”活動中,,張小英主動提出與兩戶家庭結(jié)對子,拿出2萬元為他們購買化肥,、農(nóng)藥,,傳授棗樹管理技術(shù)。在她的幫扶下,,村民圖送尼亞孜·艾合買提家的紅棗去年每畝增產(chǎn)100公斤,,畝均增收2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