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紀念館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西北延河東岸,,距城1公里處。建于1950年1月,,原館址在南關交際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1973年6月遷往王家坪現(xiàn)址,。展館正門上方懸掛著紅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來延參觀時題寫的館名,。
館內(nèi)展出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再現(xiàn)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當年在延安的光輝業(yè)績。是一座陳列展出革命文物,,反映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延安地區(qū)革命斗爭史的紀念館,,主要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陜甘寧邊區(qū)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
那時,,中央機關沒有汽車,中央首長外出全靠騎馬或步行,。紅軍到延安后,,為了給毛主席物色一匹好馬,中央陜北局曾派人到三邊(定邊,、靖邊,、安邊一帶)草地選購了兩匹馬,。一匹是小青馬,一匹是小紅馬,。護送的老鄉(xiāng)介紹說這兩匹馬屬川馬品種,,個頭雖不大,但力氣大,,靈活,、速度快,跑起來起伏小,,平穩(wěn),,性格也溫順老實。中央便決定將小青馬留下給毛澤東主席使用,。
1947年3月,,毛主席等中央首長乘吉普車撤離延安時,到緩德縣田莊后,,汽車開往河東,。從此,除步行外,,小青馬就成了毛主席的唯一交通工具,。毛主席對小青馬十分愛惜,遇到比較難走的路,,就下馬步行,。一次,小青馬掉了馬掌,,主席就堅持徒步行軍,,生怕把馬蹄磨壞。小青馬很通人性,,部隊整裝出發(fā)時,,它就四蹄直立,馬頭高仰等待出征的主人,,一旦抖動韁繩就會揚蹄而奔,。小青馬對毛主席特別溫順,只要一見毛主席,,就會發(fā)出歡快的叫聲,,無論走或跑,它都特別留神,、特別平穩(wěn),。
1949年3月,黨中央進駐北平后,,小青馬作為軍功馬送到北京動物園由老紅軍周根山精心飼養(yǎng),。小青馬隨著年歲的增大,,毛色漸漸變白成了一匹老白馬。1962年,,小青馬老死,,馬皮被制成標本保存。1964年8月,,延安革命紀念館派專人將它運回,,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展出。
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杭州西湖東南云居山,1990年9月19日正式開館,。1992年6月1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紀念館被列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