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因國家開展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張富清不得不拿出證書獎章,,意外成為“網(wǎng)紅”,。
面對記者,,一提起犧牲的戰(zhàn)友,,老人就哽咽:“太多了!他們才是英雄,,他們才是功臣,!我有啥好顯擺的……”他用手抹去淚水,老伴孫玉蘭忙遞上紙巾,。
采訪鮐背之年的老英雄,,如同面對一部浩瀚的大書,滿心敬惜,,卻不知從哪一頁讀起,。當你慢慢讀過去,能看到千軍萬馬,、波瀾壯闊,,能體悟為什么“共和國是紅色的”。
“解放”,,明白為誰打仗
張富清出生在陜西省洋縣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父親早逝,大哥夭折,,母親帶著他們兄妹3人艱難度日。因為生活困難,,張富清長到21歲時還很瘦小,。
1945年,家里唯一的壯勞力二哥被國民黨抓走當壯丁,,打長工的張富清用自己換回二哥,。因為羸弱,他被關押近兩年,,后被迫加入國民黨軍隊當雜役,,目睹其種種劣行。
1948年3月,,瓦子街戰(zhàn)役中,,被“解放”的他沒有選擇回家,,而是主動要求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西北野戰(zhàn)軍第2縱隊359旅718團2營6連一名戰(zhàn)士,。
換上新軍裝,,一個嶄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徐徐展開,。
國民黨官兵又搶又賭,,團長一夜能賭輸全團的軍餉。而解放軍“很仁義,、很規(guī)矩”,,從不拿老百姓東西,借什么一定歸還,,損壞了賠新的,;如果老百姓不愿意借,決不勉強……
張富清從小就聽說過共產(chǎn)黨,、向往過共產(chǎn)黨,。親眼看到的一個個細節(jié),讓他震撼:竟然和傳說中的一模一樣,!
“讓老百姓耕者有其田,、過上好日子,這就是我盼的,!”兩支迥然不同的軍隊對比強烈,,讓“解放戰(zhàn)士”張富清下定決心:“我要為窮苦人去打仗!”
“一加入解放軍,,我就沒怕過死,。”入伍后,,正趕上西北野戰(zhàn)軍軍事政治整訓,,時間不長,瘦小的張富清精神面貌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