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哨所旁的山腰上,戰(zhàn)士們用石塊擺成巨幅的中國地圖,,特別醒目,。崗巴素有“風吹石頭跑”的威名,所以每隔兩個多月,,戰(zhàn)士們就要爬上山,,重新擺放石塊,給它們刷上鮮艷的顏色,?!霸谖覀兡莻€位置插上小五星,就是要向祖國說一聲,,有我在,,祖國放心!”
戰(zhàn)士們滿是凍瘡和血泡的手攝影/羅凱
高強紫外線的照射下,,士兵們的皮膚已不再是高原紅,,而是崗巴黑。手腳都有不同程度的凍傷,,指甲蓋也外翻得厲害,。魯周揚向央視網(wǎng)記者展示了一張士兵手的照片,7只手沒有一個完好,,滿是凍瘡和血泡,,他說,“有些士兵都還在崗,?!?/p>
“白天兵看兵,晚上數(shù)星星”,,哨所方圓二十公里渺無人煙,。士兵們就在這“生命禁區(qū)中的禁區(qū)”站崗、巡邏,、管控邊境,、為牧民送醫(yī)送藥、筑路,、救災……“雪盲癥是正常反應,,掉頭發(fā)是正常反應,牙齒松動是正常反應,,血紅素高也是正常反應……”
塔克遜哨所攝影/劉景南
不過,,如今塔克遜哨所環(huán)境好了,營房換上了彩色塑鋼的房頂,營區(qū)內(nèi)蓋起蔬菜保溫棚,。單調(diào)乏味的“老三樣”(粉條,,海帶,榨菜)菜譜,,一去不復返,,信息傳遞也步入網(wǎng)絡時代,“我們更要站好這班崗”,。
魯周揚想過,,如果當年沒有報名參軍入伍,現(xiàn)在有可能和同學一起做設計,,也可能跟著親戚做生意,,朝九晚五,燈紅酒綠,,但他從來沒有后悔過,,“責任,像塔克遜的紅柳一樣,,深扎人心,,每一個戰(zhàn)士都把自己深扎于凍土,面朝蒼天,,無愧本心,。”
2022年是魯周揚退伍的年份:“到時看能不能留下,,能留下就再干個16年,。”
實現(xiàn)一個“更酷”的夢想
815,、816號界碑位于中蒙兩國鐵路接軌處的兩側(cè),,碑體是國際通用的花崗巖碑體,在碑體上,,對著我國的一面,,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刻著漢字“中國”,,對著蒙古國的一面,,刻著蒙古國國徽,并刻著蒙文蒙古國的縮寫,,下面分別刻著樹碑年份“2002”,。
這是中蒙邊境線上獨一無二的同號雙立雙面界碑。雙立雙面,,即在815,、816號界碑的主碑旁,,分別樹立了副碑,主,、副編號為(1),、(2),分別刻在“2002”的下面,。
如果把中國版圖陸地部分比作一只俯瞰太平洋的雄雞,那么這塊界碑所在的地方正是雄雞脖頸揚起的折彎處,。
武警邊防部隊二連邊防檢查站的戰(zhàn)士,,每天24小時在界碑旁輪班站崗。每一位戰(zhàn)士站在那,,就是一座界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