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蒙受苦難的中國人民挺起脊梁,、奮起抗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徹底擺脫受壓迫境地,,掌握了自己命運。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的109年間,,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犧牲和貢獻的志士仁人,,都是民族英雄、人民英雄,。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為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建造一座紀念碑,。碑址選在天安門廣場,,正對天安門城樓。
中央美術學院滑田友教授在寫給北京市建設局的信中,,提出了紀念碑設計的四個原則:人民一望就懂,,適合場所,具有共通性,,人民在集會時可以看見,。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共征集到240多件設計方案和修改方案。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參加了方案設計,。他們認為,中國傳統(tǒng)的碑形,,大多矮小郁沉,,缺乏英雄氣概,可以采用高聳而挺拔的形式,,表達人民英雄為祖國昌盛富強而犧牲的崇高精神,。林徽因負責紀念碑花紋設計小組工作,自己為碑座和碑身設計了全套飾紋,。她主張以最能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唐代風格為藍本,,并在裝飾花環(huán)的花卉品種上一再斟酌,最后選定牡丹,、荷花和菊花三種花作為高貴,、純潔和堅韌的象征。為了有更完美的圖案,,肺病晚期的林徽因在病床上畫了數(shù)百張不同風格的草圖,,對每一朵花,每一片葉,,都描畫了幾十次,,上百次。
建造過程中,,范文瀾專門為雕刻家們作報告,,發(fā)給每人一本《中國近代史》。他說:“紀念碑是一項偉大的工程,,要完成這項任務,只有了解百年中國歷史概況,,才能明白每件作品在歷史上所占地位,?!?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呈現(xiàn)在紀念碑底座上的十塊浮雕,,栩栩如生。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英雄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