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存放著一臺較為完整的往復(fù)步進式凸版沖壓式印刷機,中國最早的硬板客票就是由它印刷的,。
20世紀20年代,,這臺印刷機由德國格貝爾公司生產(chǎn)制造,由票筒,、票道,、正面印版以及背面印版等部位構(gòu)成。
在中國鐵道出版社印刷廠保存著一臺類似的印票機,,至今仍可印出硬紙板客票,,我們可從這臺機器上窺見那臺近百歲高齡的機器是怎樣運作的:一張張未經(jīng)過印刷的車票紙由車票筒放入后,經(jīng)過票門傳送至正版位下方,,此時正面印版印下壓印刷出火車票正面,。印刷完正面的車票繼續(xù)被傳送至翻票輪,車票由正面被翻頁至背面朝上,,再由反面票道傳送到背面印版印刷底版和號碼,。
這臺印刷機曾見證中華民族的屈辱與磨難,也曾經(jīng)歷中國的滄桑巨變,。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機器原存放地衡陽印刷廠被日軍所占,。40年代初,為提高印刷量,,日本人將原來的手動印刷改為了電動傳動,,至今被改造的電機依舊保存完整。
新中國成立后,,這臺機器重回人民手中,,在中國鐵道出版社印刷廠的前身——鐵道部印刷廠為新中國人民的出行繼續(xù)服務(wù)。
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逐步推廣使用計算機售票,,自此,使用了近七十年的硬板印票機停止了運作,。如今,,電子客票的出現(xiàn)使得鐵路客票從“有”變?yōu)椤盁o”。這是鐵路與科技融合發(fā)展,,高質(zhì)量服務(wù)旅客的生動實踐,。截至2018年底,在全國900余個車站旅客可刷二代身份證直接進出車站,,無需再打印實體車票進站乘車,。
鐵路車票由硬板票、紅色軟紙票,、紙質(zhì)磁票到二代身份證和直接可刷人臉驗證的過程正是鐵路車票從“有”到“無”的蛻變,,更是鐵路科技不斷進步,、時代不斷發(fā)展的最好證明,。
特別鳴謝: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