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但是它依然可防可控,。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戴口罩、勤洗手,,給自己居住,、生活的環(huán)境消消毒,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冠狀病毒是一類具有包膜的RNA病毒,,當包膜被消毒劑破壞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從而使病毒失活,。由于有這個包膜,冠狀病毒對化學消毒劑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
針對近期公眾對消毒劑使用需求的急劇上升,,今天,,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各類化學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關(guān)于化學消毒劑
常用的消毒劑產(chǎn)品按照成分可分為9種: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huán)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和季銨鹽類消毒劑。
化學消毒劑是指用于殺滅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要求的制劑,,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將病原微生物消滅于人體之外,,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的。
消毒劑本身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化學品,,必須嚴格按照說明選用,。
消毒劑不是濃度越高越好,過度使用會帶來其他風險,。如過氧乙酸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輕易地將微生物殺滅,常用于衣物,、地面,、墻壁、房屋空間等的消毒,,但使用濃度過高時可刺激,、損害皮膚黏膜,腐蝕物品,。同時,,長期大量使用同一種消毒劑、滅菌劑,,會使微生物產(chǎn)生抗藥性,,滅菌效果大大降低。為避免致病菌產(chǎn)生耐藥性,,可以輪換使用不同消毒劑,。部分消毒劑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類消毒劑消毒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項也各不相同,,必須慎重選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毒、有效消毒,、綠色消毒,。
常見化學消毒劑
及其安全使用注意事項
醇類消毒劑
常見的醇類消毒劑是乙醇和異丙醇。95%的酒精能將細菌表面包膜的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并形成一層保護膜,,阻止酒精進入細菌體內(nèi),因而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如果酒精濃度低于70%,,雖可進入細菌體內(nèi),但不能將其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凝固,,同樣也不能將細菌徹底殺死,。只有70%-75%的酒精即能順利地進入到細菌體內(nèi),又能有效地將細菌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凝固,,因而可徹底殺死細菌,。因此,WHO推薦含量70%-75%的乙醇作為手消毒劑,。酒精不適宜用于大面積消毒,。
安全使用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