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農歷正月初一,,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決定,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這是一個臨危受命的領導小組,。從成立次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到3月12日召開第16次會議,每一次會議都在研判疫情,、議定對策,、呵護民生。透過47天這16次會議,,能夠讀懂這場仍在持續(xù)的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一些脈絡。
在黨中央領導下,,這個領導小組高效運作
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2月3日,、2月12日,、2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都聽取了領導小組所作的匯報。
在2月3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各地區(qū)各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的指揮,。2月10日,,習近平在北京市調研時強調,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要全面落實黨中央要求,,突出抓好重點地區(qū)疫情防控工作,。
從這張表可以看出,,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重要會議的第二天,,領導小組往往都召開會議,及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習近平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協(xié)調、統(tǒng)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黨中央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正是加強黨對疫情防控工作統(tǒng)一領導的鮮明體現(xiàn),。實踐也證明,,加強黨的領導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堅強政治保證。
生命重于泰山,,領導小組作出這些“硬核”決策
3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兩天后,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最新一次會議,。會議要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根據(jù)疫情形勢變化分區(qū)分級做好防控和保障工作,。
準確研判疫情形勢,,是領導小組歷次會議的重點之一。
研判形勢是決策的基礎,。通過領導小組16次會議關鍵詞云圖,可以看出中國在這場戰(zhàn)“疫”中立足地區(qū)特點和疫情形勢因應施策的概貌,。
盡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眾被感染、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這場戰(zhàn)“疫”的首要工作,。湖北、武漢,,是這場戰(zhàn)“疫”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領導小組的許多“硬核”決策就圍繞這兩個重心展開。
戰(zhàn)“疫”進入新階段,,
排序之變折射對策之變
既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又要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降到最低,,這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zhàn),。領導小組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在16次會議當中,,“分區(qū)分級”“復工復產”等關鍵詞的出現(xiàn)頻次越來越高,。
就在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之時,,疫情在多國多點發(fā)生,呈全球大流行之勢,。2月27日領導小組第12次會議將“加強防控國際合作”列為重點議題,,要求“有效防止人員跨境流動中疫情輸出或輸入”。隨著境外疫情快速擴散,,3月9日第15次會議將“部署深化防控國際合作,,防范疫情輸出輸入”列為首要議題。3月12日第16次會議強調“精準防范疫情輸入輸出”,。
從防范疫情“輸出或輸入”,、“輸出輸入”到“輸入輸出”,,這一組詞語的排序變化,體現(xiàn)的正是當前中國防疫形勢與對策之變,。
必勝之心,、責任之心、
仁愛之心,、謹慎之心
增強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這是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tǒng)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對各級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秉持的初心,。自成立以來開過的16次會議,始終體現(xiàn)著對英雄群體和困難群體的關懷,、對民生問題和群眾利益的關切,。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說,,民生穩(wěn),人心就穩(wěn),,社會就穩(wěn),。湖北和武漢等疫情嚴重地方的群眾自我隔離了這么長時間,有些情緒宣泄,,要理解,、寬容、包容,,繼續(xù)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始終正視問題矛盾,積極回應社會關切,。
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已經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任務依然艱巨繁重,。在戰(zhàn)“疫”中誕生的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必將慎終如始,,在大戰(zhàn)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監(jiān)制丨申勇龔雪輝
主筆丨王曉東趙東辰
責編丨郁振一
視覺丨陳括
編輯丨杜弘揚劉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