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志愿者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融化著一顆顆焦慮的心,。
39歲的志愿者朱樺軍,,籃球運動員出身。
球場上,,他是“寸土必爭”的“暴脾氣”,。在晉合·金橋世家小區(qū),面對爹爹婆婆,,他變成了好脾氣,。
此前,社區(qū)組織回170多份免費愛心菜,。菜不多,,每人2棵包菜,發(fā)到一位60多歲的婆婆時,,沒菜了,。
婆婆很生氣:“你們?yōu)樯睹咳税l(fā)2棵?每人發(fā)一棵,,不就能滿足更多老人,?”
沒過多久,,社區(qū)又組織回一批愛心菜,是花菜,,每人一棵,。
“我想著上次那個婆婆沒拿到菜,特意留了一棵等她來,?!苯Y(jié)果,人是等來了,,朱樺軍又挨了頓埋怨,“一棵花菜太少了,,為啥不能發(fā)2棵,?”朱樺軍只是笑了笑,再去想辦法,。
隨著生活物資供應(yīng)豐富多樣,,居民的埋怨少了,點贊多了,。
金橋社區(qū)黨委書記邱金蘭說:“現(xiàn)在那位婆婆碰到朱樺軍,,一臉的笑?!?/p>
一顆火熱的心
不想動地感天,,不圖美名流傳。只愿付出自我,,默默無聞奉獻,。
——摘自《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在超市為居民代購蔬菜圖片來源:長江日報
滴滴汗水,傳遞的是滿滿真情,。
隨著社區(qū)實施封閉管理,,團購訂單如雪片般落在武漢市的100多家大型商超門店。每天大量的物資調(diào)配轉(zhuǎn)運,,是擺在商超面前最大的難題,。
3月22日,武漢市5家大型商超恢復(fù)針對個人開放的第二天,。
在中商平價徐東購物廣場,,前來購物的居民排成長隊,每人前后相隔1米距離,,2名志愿者在門前測體溫,、維持秩序。
在超市收銀處,,80后志愿者陳冬華正在幫助居民核對購物小票,。雖說是女生,但卸貨上貨她都做。
“記得第一天來這里報到后,,就和其他幾名志愿者一起搬貨,,身上衣服汗透了。第二天,,渾身疼痛,,差點起不了床?!痹谟劳鸬氐?,90后志愿者李舟懿說起了前幾天和5個小伙伴,半小時卸下1噸蔬菜的事,。
據(jù)統(tǒng)計,,小區(qū)封閉管理期間,近千名商超保供志愿者,,人均每天要搬運2.5噸物資,。
這些物資,通過社區(qū)志愿者的雙手,,走進千家萬戶,。
志愿者在藥店為居民代購口罩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wǎng)
奉獻,是志愿者最美的語言,。
社區(qū)是居民生活物資保供鏈條的末端,,收集需求、代購代送,,也是“志愿服務(wù)關(guān)愛行動”志愿者的主要工作,。
為把工作做好,他們沒少動腦筋,。
在江岸區(qū)丹水池街道堤角社區(qū),,志愿者馮琳在微信群里把昵稱標(biāo)注為“小馮+手機號+志愿者”,居民可以隨時通過微信或電話找到她,;在東湖風(fēng)景區(qū)東湖路社區(qū),,志愿者黃亮在社區(qū)微信群里把每位群友都做了標(biāo)注,比如張爹爹(孤寡),、李奶奶(重癥),,提醒自己開展針對性服務(wù)……這些好做法,被推廣到武漢市1000多個社區(qū),。
疫情中,,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是志愿者重點服務(wù)對象,。
3月4日上午,,社區(qū)接到一個從美國打來的電話。電話中,,一位女士焦急地說,,她媽媽出事了。
收到求助,,21歲的志愿者肖傲傲和28歲的胡厚盛跟著一名社區(qū)專干來到老人住處,。眼前的一幕讓他們有些吃驚,老人躺在床上,,床單上有大片尿漬,。
“您哪里不舒服?”“我半夜摔了一跤,,右胯骨疼,!”“您餓不餓?”“從半夜到現(xiàn)在都沒吃飯,,有點餓,?!彪S后,,3人幫助老人更換尿不濕,把床單也換了新的,。肖傲傲和胡厚盛把冰箱里的稀飯熱了熱,,一口一口喂老人吃下。
3月5日,,老人被送進醫(yī)院,,經(jīng)過檢查,幸無大礙,。
“這是我們第一次幫別人換尿不濕,,終身難忘?!毙ぐ涟琳f,。
江岸區(qū)桃源社區(qū)有5500多位居民,其中80歲以上老人578人,。王詩雨是社區(qū)里年紀(jì)最小的志愿者,,是個00后。
一天,,她拎上愛心菜和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爬上5樓,,來到一位獨居的聾啞大叔家中,,那位50多歲的聾啞大叔不停通過手勢表示感謝,。臨走前,他在王詩雨的手機上敲出一行字:謝謝你們,,謝謝社區(qū),,感謝黨!
在硚口區(qū)漢水橋街道的漢水新村小區(qū),,面對“前天要吃白糖,,昨天要吃紅糖,今天又要吃大白兔奶糖”的七旬獨居老人潘爹爹,,51歲的余信杰帶著比她小27歲的鄒汝婷沒少跑路,。采購?fù)晡镔Y,她們爬上6樓,,把物資送到潘爹爹門口,。如今,潘爹爹逢人就夸“志愿者好”,。
一份熾熱的情
這是我的心愿,,讓每朵花開爛漫。這是我的祈盼,,讓每個生命揚起風(fēng)帆,。
——摘自《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為居民送來米和油圖片來源:武漢文明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