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2005年8月15日下午,,習近平再訪安吉,。他說,,“從安吉的名字,我想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經濟發(fā)展的和諧,。”當時他調研的主題是民主法治建設,,人們沒想到的是,他首先講的是生態(tài)環(huán)保,。
△余村景區(qū)一隅。(總臺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在余村,,習近平聽到了這樣的故事,。上世紀70年代,村里炸山開石礦,,辦水泥廠,,發(fā)展得很快。但與此同時,,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面對遮天蔽日的粉塵和多發(fā)的安全事故,余村人決心關停礦山和水泥廠,,探索綠色發(fā)展新模式,。習近平稱贊余村人這一選擇是“高明之舉”。
△透過這些對比照片,,能清晰看到余村走出了一條綠色發(fā)展之路。(總臺央視記者王曉東拍攝)
行過浙山浙水,,思想逐漸升華,。正是在余村,習近平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視頻: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在安吉調研講話的現場視頻,。
十多年后,習近平再訪安吉,。這是一次特殊時期的考察,。和15年前那次調研異曲同工的是,習近平此次安吉之行關注的仍然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經濟發(fā)展的和諧。
在余村,,習近平看了什么,?
30日下午16時,習近平的身影出現在安吉余村,。他首先來到余村黨群服務中心,。
△余村黨群服務中心坐落在群山環(huán)抱中,。(總臺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