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約翰·鄧恩寫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從“汶川加油”到“武漢加油”,從“我們都是汶川人”到“我們都是湖北人”,,傳遞著一個不變的心聲:14億中華兒女就是一個大家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精神,,是中國力量的內(nèi)在魂魄。
作為一個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武漢封城創(chuàng)造了人類史上的“首次”,。車站停運,口岸關(guān)閉,,無數(shù)團聚的相約落了空,更有逾5萬居民直接卷入疫情的漩渦,。
作為一個瞬間按下“暫停鍵”的大城市,,武漢封城同樣創(chuàng)造了人類史上的奇跡。無數(shù)居民自覺做到“不出門,、不串門,、不聚集、不任性,、不溜達”,,人們守望相助、溫暖彼此,,為了自己深愛著的這個家園,。
封城以后,所有公共交通中斷,。54歲的何輝主動加入志愿者車隊,,義務(wù)接送醫(yī)護人員下班。他跟家人說,,“我有一分力量就出一分力量”,。后來他被感染了,于2月3日不幸離世,。
何輝的去世,,沒有讓其他志愿者停下勇敢的腳步。有數(shù)據(jù)顯示,,封城之后,,武漢市有6000多名網(wǎng)約車司機加入志愿者隊伍。他們中,,有武漢人,、外地人,也有在武漢生活了7年的外國人,。
“晚8點不唱不散,。”2月8日晚,,數(shù)萬自我隔離的武漢市民,,自發(fā)打開各家的窗戶,唱響《義勇軍進行曲》,。聲音從千家萬戶傳出,,人們互相傳遞信心、加油鼓勁,。
“在這次抗擊疫情斗爭中,,武漢人民展現(xiàn)出了不怕犧牲的精神、勇于擔當?shù)木?、顧全大局的精神,,還有甘于奉獻的精神,。”3月10日,,習主席視察武漢時動情地說,。
疫情是一次磨礪,也是對一個民族生命力,、凝聚力的強烈激發(fā),。鄧拓在撰寫《中國救荒史》一書時說:“我國災(zāi)荒之多,世界罕有,,就文獻可考的記載來看,,從公元前十八世紀,直到公元二十世紀的今日,,將近四千年間,,幾于無年無災(zāi),也幾乎無年無荒,?!敝腥A民族之所以能安然渡過歷史長河中的各種災(zāi)難,靠的就是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偉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