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晚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撥通了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的第三次電話。如此高頻率,,不多見,。
譚主數(shù)了一下,疫情以來,與中國領導人通話三次的國家只有三個,,俄羅斯,、法國,,還有德國,。
三個當中,除了老朋友俄羅斯,,另外兩個都是歐盟國家,。顯然,中歐關系正在釋放出一些新訊號,。這些訊號,藏在三通電話當中,。
相互支持
1月22日的第一通電話,,信息量很大。
先來看看習近平的判斷:“今年中德,、中歐有多項重要政治議程”“兩國合作已經(jīng)超越雙邊范疇”“今年對中歐關系是重要的一年”……默克爾的說法也很有默契:“德中共同點很多,,希望雙方在各層級保持富有成果的對話和交流”“歐中今年將有一系列重要議程”……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jié)奏,但也讓各國以另一種方式理解了合作的意義,。譚主看完中德領導人的三次通話內(nèi)容,最明顯的感受就是一個詞,,相互支持,。
早在第一通電話時,默克爾就表達了關心,,說愿向中方提供支持和協(xié)助,。譚主還記得一位叫張思麗雅的德國放射科醫(yī)生,僅她一人就協(xié)調(diào)德國紅十字會及政府向湖北捐贈了14.7噸醫(yī)療物資,。
到了3月25日第二通電話,,中國最先說的詞就是銘記在心。此時全球疫情蔓延,,德國確診病例超過3.5萬例,,中國“感同身受”,并且“愿繼續(xù)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袄^續(xù)”二字,透著溫度,。
相互支持,,是投桃報李。
第二通電話里,,默克爾特別提到了一句話:“德方主張基于事實,,秉持客觀公正立場,通過國際合作共同應對疫情,?!边@句話,意有所指,。
某些國家抗疫不力,,就開始炮制針對中國的污名化言論。不少德國政要早早就站出來聲援中國,,默克爾的話譚主印象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