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四川大涼山阿布洛哈村通村公路施工現(xiàn)場。
穿藍衣服的人是趙靜,,施工單位現(xiàn)場負責人,。
阿布洛哈村坐落在金沙江畔的西溪河峽谷中,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河,。彝語意為“高山中的深谷、人跡罕至的地方”,。直至2019年底,,貧困發(fā)生率仍達71.94%。這在作為“三區(qū)三州”之一的涼山州里,,也不多見,。
因歷史原因,該村一直以來未修建對外出行通路,,村民需沿陡峭山路步行四個多小時才能走出大山,。
這樣閉塞的村子要脫貧,千頭萬緒,,都得從修路做起,。
通往阿布洛哈村的公路是全國最后一條通村公路,設(shè)計全長近4公里,,直到2019年11月還有一公里未修通,。這脫貧路上的最后一公里,就像一個隱喻,,提示人們脫貧攻堅,,越到最后,剩下的都是越難啃的硬骨頭,。
由于項目全線位于高山峽谷地帶,,山體巖石破碎,,隨時可能出現(xiàn)大面積垮塌,。此前,,多次出現(xiàn)過落石現(xiàn)象,施工方有大型機械被砸毀,。
施工進度嚴重受阻,,工程幾乎停滯。然而,,道路建成的日期不容推后,,為此,施工方被迫修改線路設(shè)計,,調(diào)整施工方案,,變?yōu)閺牡缆穬啥斯餐┕ね七M。
這樣一來,,就需要有一隊人,,從阿布洛哈村一端往外修建。
多年以來,,阿布洛哈村所有的物資都是靠人背馬馱運進來的,。實際上不要說背東西,就是空手進村,,對于初到這里的扶貧工作隊員來說,,進村路也是扶貧路上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阿布洛哈村其實很小,,兩百多口人散落在幾個山坡上,。生活所需的柴米油鹽,種子肥料,,靠人力畜力還能搬運,,但大型修路器械怎么能做到呢?
村民盼著路修通,,施工隊渴望竣工,,可時間不等人。
雖然交通閉塞,,但阿布洛哈村卻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村外,施工隊伍努力趕進度,;村內(nèi),,由村黨支部牽頭,開始規(guī)模發(fā)展特色種植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