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時間:9月11日下午活動:科學家座談會
“對冷門怎么看,?”
80后的付巧妹,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F(xiàn)場,,有人生動形容她的發(fā)言是“最年輕的科學家講一個最古老的研究課題”。
“我的工作是圍繞人類古基因組學,,從事演化遺傳的研究,,也就是通過古DNA探究‘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p>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問道:“從哪里來,你們搞明白了嗎,?”
“在努力搞明白,!”在浩瀚的歷史長河探究明白,需要坐得了冷板凳的堅守執(zhí)著,。付巧妹向總書記匯報了這些年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
“經(jīng)常有人問,,‘你的研究有什么用’。我曾在很難維持實驗室的時候,,也想過要不要去做熱門研究,。希望國家進一步引導不以‘有沒有用’評價和發(fā)展基礎研究……”
總書記聽了以后深有感觸:“對冷門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門的東西沒有用,。這種認識可能把一個領域的事業(yè)耽擱了。做科研事業(yè)的評估,,要有長遠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學的眼光,?!?/p>
夯基壘石,基礎研究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源頭,。習近平總書記對這個問題思慮已久:“要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我國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shù)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