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法治中國守護公平正義之光——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陳甦
【回眸“十三五”·知識界訪談】
光明日報記者 靳昊
法治是凝聚社會人心的“最大公約數(shù)”,。“十三五”期間,,各地區(qū)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法治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蹄疾步穩(wěn)、成效斐然,。
5年來,,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法治領域分別取得了哪些引人注目的進展,?光明日報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陳甦,。
法律體系日趨完善
記者: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十三五”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一步健全,。請問立法方面都有哪些引人注目的亮點?
陳甦:
“十三五”期間,,隨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踐不斷深化,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法治中國建設邁向新征程,。截至2020年8月,我國現(xiàn)行有效法律279件,、行政法規(guī)600余件,、地方性法規(guī)1萬余件。5年來,,立法機關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立法,,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及時了解和反映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想,,加快社會建設和民生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十三五”期間,,我國現(xiàn)行憲法完成了第5次修改。此次修憲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充實堅持和加強中國共產(chǎn)黨全面領導的內(nèi)容,,完善憲法確立的國家根本任務、奮斗目標和國家領導體制,確立國家監(jiān)察制度,,是我國憲法制度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笆濉逼陂g,全面貫徹實施憲法邁出新步伐,,健全憲法宣誓制度,、深入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積極穩(wěn)妥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等一系列有力舉措,,讓憲法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法律效力得到彰顯,。
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整體展開的大背景下,,中國民法典應運而生。中國進入新時代,,才有中國民法典,。這是“十三五”期間我國立法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國法制史乃至世界法制史上的重大事件,。從此在世界民法典之林,,中國民法典以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充沛的時代精神,、科學的規(guī)范設計,、嚴謹?shù)慕Y構體系、精準的話語表達而獨樹一幟,,并將弘揚久遠,。
行政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
記者:行政機關與老百姓打交道最為密切,老百姓對依法行政的感知最為突出,。請問“十三五”期間,,在法治政府創(chuàng)新、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
陳甦:
各地區(qū)各部門堅持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將行政行為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各項工作實現(xiàn)全面突破、取得重大進展,,有權不可任性成為普遍共識,。
為了樹立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的先進標桿,,進一步推動各地區(qū)各部門找差距、補短板,、激發(fā)內(nèi)生動力,,自2019年7月起,中央依法治國辦在全國組織開展了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chuàng)建活動,,樹立了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的標桿和樣板,。
同我國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相適應,把新發(fā)展理念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的全進程,,是“十三五”期間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個重要時代特征,。比如,山西省右玉縣以“右玉精神”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為兩大關鍵支點,,將生態(tài)法治建設作為基本路徑,,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美化家園、以綠色引領發(fā)展,、以綠色凝心聚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被評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
司法公正更加可感可觸
記者: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十三五”以來,,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推進司法公開公正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陳甦: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黨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權益、伸張正義,。“十三五”期間,,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強化司法這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努力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任何權力都要受到制約,司法權也需要關進制度的籠子,。司法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要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機制,,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笆濉逼陂g,,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成為司法工作的重要價值取向。各級司法機關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方針,,不斷加大對案件的復查,、甄別力度,依法糾正了聶樹斌案等系列重大冤假錯案,,增強了人民群眾對司法機關的信任,。
公平正義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xiàn)?!笆濉逼陂g,,深入推進司法公開是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大亮點。比如,,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書網(wǎng)站,。2020年8月30日,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文書總量突破1億份,,訪問總量近480億次,,充分展現(xiàn)了推進司法公開的力度和成效。
法治信仰不斷深入人心
記者:法治社會是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的社會根基,。為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強化人民群眾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十三五”期間做了哪些工作,?
陳甦:
“十三五”期間,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法治社會建設穩(wěn)步扎實推進,。今年恰逢“七五普法”規(guī)劃實施的收官之年,各級黨委政府積極落實“七五普法”規(guī)劃,,把法治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內(nèi)容,,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不斷增強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觀念,。整體而言,法治觀念不斷深入人心,,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日益成為人民群眾普遍接受的價值理念和思維方式,,法律規(guī)定逐漸從紙面走入生活,各項權利日益從制度走向現(xiàn)實,。
“十三五”期間,,國家機關“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不斷成熟,自上而下的普法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各地普遍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zhí)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在執(zhí)法司法實踐中廣泛開展以案釋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審判、行政執(zhí)法,、糾紛調(diào)解和法律服務的過程成為向群眾弘揚法治精神的過程,,全社會自覺尊崇法律、學習法律,、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的氛圍正在形成。
《光明日報》(2020年10月19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