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科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痛失30位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俐娜逝世
澎湃新聞10月17日晚間從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張俐娜于當晚8:00因病在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逝世,,享年80歲,。
據(jù)武漢大學官網(wǎng)介紹,張俐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xiàn)為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教授,。
1940年8月生于福建光澤。1963年畢業(yè)于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赴大阪大學研究一年多,。
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禖ellulose》,、《Journal of Biobased Materials and Bioenergy》和《高分子學報》等編委。
張俐娜院士致力于高分子物理與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物化,、農業(yè)化學、環(huán)境材料和生物學交叉學科,,其成果的原始創(chuàng)新性以及學術價值和應用前景已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
發(fā)現(xiàn)了一種嶄新的低溫溶解法,開創(chuàng)了高分子低溫溶解的技術及新機理,,并已初步實行工業(yè)化試驗,;開辟了構建基于天然高分子新材料的途徑及揭示其結構與性能之間的構效關系,創(chuàng)建了無污染,、價廉,、生產周期短的人造絲和玻璃紙生產新方法;揭示了多糖鏈構象及其構效關系,,可推動食品和生命科學的發(fā)展,。
張俐娜院士近十年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973,、863,、國際合作等項目10多項,,總經(jīng)費約1300萬元?;A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外刊物發(fā)表論文410余篇,,其中370篇發(fā)表在國際SCI源刊;主編專著3部,;獲準專利62項,;獲省級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技術發(fā)明一等獎1項,;獲國際上纖維素與可再生資源材料領域的最高獎——美國化學會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獎,。
著名金屬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張興鈐,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2022-07-31 06:26:49張興鈐院士我國著名晶體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范海福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2年7月8日14時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2022-07-09 14:57:53晶體學家范海福院士逝世這是一份提案,,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調研報告。2021年,,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步履不停,足跡遍及安徽全省
2022-02-23 10:21:24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永飛:來源:人民日報微博著名物理海洋學家、我國海浪研究的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山東海洋學院院長、中國海洋大學教授文圣常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3月20日15時37分在青島逝世
2022-03-21 13:45:36文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