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王金虎
從2014年開始啟動的專利法第四次修改,,歷時6年,,終于落錘定音,。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新法將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法在多方面進行了修改完善,以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創(chuàng)新的良好營商環(huán)境。
提高侵權成本,,發(fā)揮法律的威懾力
“提高侵權成本,,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充分發(fā)揮法律的威懾力?!比珖舜蟪N瘯üの洕ㄊ抑魅瓮跞鹳R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新法新增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對故意侵犯專利權,,情節(jié)嚴重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按照權利人受到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倍數計算的數額1到5倍內確定賠償數額,。
提高法定賠償額,,將法定賠償額上限提高至500萬元、下限提高至3萬元,。王瑞賀說,,通過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提高違法成本,,體現了加大專利保護力度,、鼓勵創(chuàng)新的導向。
同時,,新法完善了關于舉證責任的規(guī)定,,在權利人已經盡力舉證,而與侵權行為相關的賬簿,、資料主要由侵權人掌握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責令侵權人提供,從而減輕權利人的舉證負擔,。
喚醒“沉睡”的專利,,促進專利轉化和運用
“目前,我國有相當一部分專利申請授權后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轉化和運用,,還處于‘沉睡’階段,。”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司長宋建華表示,,“新法將有效促進專利的轉化和運用,,充分發(fā)揮專利無形資產的作用,以實現專利的市場價值,,并為實體經濟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新法完善了職務發(fā)明制度,,新增了單位依法處置職務發(fā)明相關權利,、國家鼓勵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實行產權激勵的相關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