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隊伍轉(zhuǎn)制到應急管理部,,成為森林消防員后,曠宏剛特別喜歡“助民于危難,、救民于水火”兩句話,,他忘不了父親去世時哥哥伯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幫忙操辦父親喪事的場景,。如今,,他成為了四級消防士,,將這兩句話深深地刻在了心底,,守護著綠水青山。
峭壁上行走,,火線上鏖戰(zhàn)
2020年4月2日下午,,經(jīng)過阿壩森林消防支隊150名指戰(zhàn)員的艱苦鏖戰(zhàn),西昌市大營奶牛場后山火場全線告捷,。在看守過程中,,火場南線一處斷崖出現(xiàn)零星煙點,如果不及時處理,,一旦風力增大,,前面幾天的艱苦奮戰(zhàn)就可能前功盡棄了。
“組織精干力量前出偵查,、科學處置,,堅決不能讓煙點引發(fā)火災繼續(xù)蔓延,。”距離煙點最近的汶川大隊汶川中隊指揮員茍琪接到命令后,,挑選出曠宏剛等3名老隊員,,決定利用水泵管帶索降方式攜帶水槍、礦泉水前往處理懸崖煙點,。
懸崖上密集的灌木,,阻擋了觀察的視線,隨風搖擺的青煙讓人無法判定煙點的具體位置,。這讓茍琪無法判斷需要多少水帶才能把隊員索降到煙點位置,。
“指導員,早上接近火場時我曾觀察過這片地形,,還專門留意了下這個懸崖,,根據(jù)觀察哨描述,煙點距離應該不會超過20米,,讓我下吧,!”看著焦急的指導員,曠宏剛主動請纓,。
其實,,曠宏剛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根本談不上熟悉,。
但再猶豫下去,,煙點一旦遇到大風,就會危及前期的撲救成果和100余名戰(zhàn)友的生命安全,。
茍琪同意了曠宏剛的請求,,他們將水帶的一頭綁在懸崖正上方的一棵樹上固定,另一頭在曠宏剛腰上綁了個腰結(jié),。曠宏剛戴好手套,,背上水槍,兜里揣上兩瓶礦泉,,就一只手扶著水帶,,另一只手摸索著突起的石頭或根莖做好固定,慢慢地一點點下降,。
下降的過程中,,曠宏剛不斷用手尋找可以借力的地方,能抓住的,,他毫不猶豫抓上,,不時也會抓住被火燒過的石頭,雖然隔著手套依然會傳來陣陣熱量,,甚至是灼燒的刺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