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新華社拉薩10月27日電 題:珠峰腳下宗措村:“向陽而生”的新過法
新華社記者王炳坤,、陳尚才
夕陽西下,,邊巴迎著喜馬拉雅北麓入秋的疾風,一邊打烏爾朵(藏語,,牧人趕牛羊的投石工具),,一邊大聲吆喝著趕羊群回圈。盡管長年風吹日曬在他臉上留下一道道“溝壑”,,在海拔4400米的草場,,心情歡快的邊巴仍健步如飛。
47歲的邊巴在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尼轄鄉(xiāng)宗措村高山牧場里放牧(10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陳尚才攝
今年47歲的邊巴,,是西藏日喀則市宗措村村民。他還有個身份,,是村里崗巴羊養(yǎng)殖合作社的“首席羊倌”,。放了30多年羊的他,加盟合作社后第一次有了真金白銀的收入,,他說:“還是合作力量大,!”
邊巴所在的宗措村,是定日縣尼轄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地,。尼轄,,藏語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然而,,因地處偏僻,、無霜期短、風沙大,、荒漠化嚴重等原因,,這座距離珠穆朗瑪峰不足百公里的村莊,似乎從未體驗“向陽而生”的溫暖,。
這是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尼轄鄉(xiāng)宗措村崗巴羊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10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陳尚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