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西藏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駐宗措村工作隊隊長劉國亮初來乍到,,就聽說了村里不堪回首的往事。
“別人家的青稞長在地里,,而在宗措村,,不少人家的糧食卻長在拇指上?!眲琳f,,以前每到青黃不接時節(jié),村民們成群結隊外出乞討,?!半p手伸出大拇指,說出‘咕嘰咕嘰’(藏語,,請求的意思)的乞討語,,就這樣把青稞討回家?!鼻皫啄曜诖氪宓钠蛴懍F象雖然少了,,但全村人均收入在縣里仍排名倒數。
黨的脫貧攻堅政策,,讓這座遠近有名的貧困村出現轉機,。
2015年4月尼泊爾地震后,距離中尼邊境不遠的宗措村震后重建,。全體村民搬出危舊住房,,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又在上級幫助下,,籌劃起了產業(yè)發(fā)展,。打破資源匱乏瓶頸,成立合作社集中養(yǎng)羊,成了村里的新選擇,。
村黨支部書記索朗親自掛帥,,出資擔任合作社理事長。村干部外出學習,,回村后又馬不停蹄走家串戶,,發(fā)動村民入股加盟。發(fā)現村民們猶豫不決,,索朗書記拍著胸脯承諾:“入股的人賺了是自己的,,賠了算在我頭上?!?019年3月,,宗措村崗巴羊養(yǎng)殖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正式運轉。
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尼轄鄉(xiāng)宗措村村民在高山牧場放牧(10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楨宇攝
邊巴是宗措村最大的養(yǎng)羊戶。他將全家80頭綿羊折價入股后,,憑借豐富經驗被聘為合作社的放牧員,。在新崗位上,邊巴接觸到了全新養(yǎng)殖方法:合作社引進良種,,不斷優(yōu)化羊群品質,;放牧時合理分群,避免綿羊覓食時飽餓不均,;進入冬季,,合作社減少外出放牧時間,購進草料在羊舍內補飼……
由于飼養(yǎng)得當,,第一批綿羊出欄,,平均每只比邊巴之前養(yǎng)的重十幾斤,崗巴羊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膻味的特征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市場上供不應求,。索朗介紹,,成立當年,合作社收入就達73萬元,,今年以來收入已超過100萬元,,預計年底全村戶均分紅可達萬元以上。
以前邊巴自己放牧時,,一年到頭除了宰十多只羊供全家食用外,,基本沒有收入,。加盟合作社后,他一年工資就有2.8萬元,,今年80只羊的入股分紅更是有望達到4萬元,。
邊巴對他的“羊倌”工作特別上心?!胺抛约业难?,丟失幾只頂多被哥哥罵一頓?!彼f,,“現在放集體的羊,可不敢被野狼,、猞猁叼走,。”聊不到幾分鐘,,邊巴就“丟”下記者,,跑著追趕已經走遠的羊群。
鳥瞰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尼轄鄉(xiāng)宗措村(10月22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李楨宇攝
除了助力增收,合作社的科學,、集中養(yǎng)殖還最大限度保護了草場,,宗措村的勞動力也因此得到解放,現在全村外出務工人員已經從過去的三四十人增加到一百多人,。尼轄鄉(xiāng)鄉(xiāng)長李慶華說,村民們過去是各自為戰(zhàn),,現在逐漸形成了集體意識,,“今年合作社擴建羊舍,大家出工出勞,,平時碰到趕羊裝車,、卸運牧草等臨時任務,很多人會無償幫忙,?!?/p>
一家合作社改變了貧困村的面貌,索朗說,,村里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村民們組織起來發(fā)展生產,才是真正的“向陽而生”,。
索朗透露,,正是看好集體合作的潛力,,村民們將全部土地入股了合作社?!巴ㄟ^提高種植和養(yǎng)殖效率,,進一步解放勞動力,宗措村的日子將會越過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