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垣縣的十八洞村,是“精準扶貧”的首倡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當地干部群眾艱苦奮斗,于2016年實現了脫貧摘帽?,F如今,,華麗蝶變的十八洞村,正在努力打造鄉(xiāng)村振興的示范村,。
湖南臺記者王昊旸: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洞村考察時,,第一次提出“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今年2月25日,,十八洞村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面對這份沉甸甸的榮譽,十八洞村絲毫沒有松懈,,在鄉(xiāng)村振興道路上繼續(xù)發(fā)力奮斗,。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十八洞村迎來2萬多游客,,同比增長了72%,。
十八洞村再接再厲發(fā)展多元產業(yè)格局
湖南臺記者王昊旸:在我旁邊的這位就是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施金通。施書記手里拿的就是今年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獲得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牌,,當時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這份榮譽時,,您心情是什么樣的?
十八洞村黨支部書記施金通:當時心情非常激動,,很榮幸能夠代表十八洞村去領獎,。
這不僅僅是一份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我們十八洞村通過八年努力老百姓脫貧了,,我們的產業(yè)得到長足發(fā)展,。我們十八洞村不僅要做脫貧攻堅的楷模,更要做鄉(xiāng)村振興的典范,。
湖南臺記者王昊旸:正像施金通書記說的那樣,,十八洞村的變化真的是翻天覆地,從過去一個人均收入只有1600多元的貧窮山村,,到如今家家戶戶脫貧摘帽奔小康,。村莊整潔漂亮了,村民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十八洞村村民龍先蘭,,過去是村里有名的貧困戶,現在已經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養(yǎng)蜂能手,。
村民變網紅直播帶貨忙
十八洞村村民龍先蘭:今年國慶收入相當不錯,,我們一家人的生活也像蜜一樣越來越甜了。
湖南臺記者王昊旸:在精準扶貧方略的指引下,,十八洞村成為全國老少邊窮地區(qū)的脫貧典型,。未來,脫貧攻堅精神一定會激勵十八洞村和千千萬萬個同它一樣的村莊,,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接續(xù)奮斗,,繼續(xù)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