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清明時節(jié),,柳樹抽出新芽、寫滿春意,。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柳樹,在春意盎然的清明時節(jié),,也形成了許多與柳有關的民間習俗,。
清明時節(jié),,花紅柳綠(李曉衛(wèi)攝/光明圖片)
“清明,插柳葉于門,,簪柳于首,,曰辟毒疫?!鼻逋味瓯尽缎骺h志》所載內容道出了清明插柳,、戴柳的習俗。中國民協(xié)副秘書長,、歷史學博士侯仰軍告訴記者,,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了關于插柳習俗的文獻記載,,但當時的插柳活動主要集中于正月進行而非清明節(jié)期間,。這種情況在唐代有所變化,《景龍文館記》記載說唐中宗曾在三月三日賜給侍臣細柳圈,,據說戴上可以避免瘟疫和蝎子一類毒蟲的危害,。唐代以后,清明節(jié)插柳,、戴柳逐漸成為我國絕大多數地區(qū)民眾的常見做法,,所以清明節(jié)還有“插柳節(jié)”的別稱。
插柳究竟是將柳條插在哪里呢,?“通常會插在自家大門上,、屋檐下,也有插在墳頭上的,,還有插在瓶子里供奉于佛像神靈前的……”侯仰軍說,。在不同地方插柳的寓意也有所不同,如《宣恩縣志》所載,,將柳條插于門上有避瘟疫,、祛不祥的含義,。如今在河北張北,人們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將柳條插于門窗,、屋檐下的習俗,,希望以此除疾病、求吉祥,。
侯仰軍回憶,,在自己的家鄉(xiāng)山東微山,人們將柳條插在床頭以避蝎子,、蚰蜒等蟲害,,“還會用柳條邊在墻壁處輕輕抽打,邊念念有詞‘一年一個清明節(jié),,楊柳單打青幫蝎,,白天不準門前過,夜里不準把人蜇’”,。由此看來,,清明的柳條和端午的艾葉、菖蒲一樣都有著避蟲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