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警察學院的首都公安英烈祭念園
莊嚴肅穆的英烈墻矗立其間
春寒未了,舊夢難息
墻下的黃白菊花露浥清香,,似乎在靜靜訴說著英雄的事跡
圖為北京警察學院的首都公安英烈祭念園英烈墻。
自北京市公安局建局以來
先后有393名公安民警和現(xiàn)役官兵犧牲在工作崗位上
76位被批準為革命烈士
其中近20位英烈子女扛起父輩的旗幟,,現(xiàn)如今奮戰(zhàn)在公安戰(zhàn)線上
圖為北京警察學院的首都公安英烈祭念園英烈墻。
銘記是最好的祭奠,,傳承是最好的緬懷
英烈墻上
崔大慶,、沈金柱、趙安祥
三位烈士的名字依次排列
他們之中,,崔大慶于1995年抓捕歹徒時頭部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6歲
在倒地的一刻,手仍然緊緊抓住歹徒
沈金柱于1996年一次解救人質(zhì)中被歹徒刀刺左胸不幸犧牲,,年僅32歲
案犯落網(wǎng),,人質(zhì)安全,沈金柱卻永遠告別了他熱愛的公安事業(yè)
趙安祥在八達嶺景區(qū)執(zhí)行設卡任務時,,被闖卡的大貨車撞倒
生命定格在1996年的冬天……
三位烈士犧牲時,,他們的子女崔申迪、沈英鑫,、趙朗
分別只有5歲,、3歲、7歲
歲月?lián)崞絺蹍s偷不走思念
如今,,三位子承父志的年輕人已經(jīng)成為首都公安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從他們的故事中,,我們更能體味傳承的力量
1
1989年出生的崔申迪,現(xiàn)任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七中隊中隊長
記憶中,,因為父親工作繁忙,,家人相處的時間極其短暫
“經(jīng)常是父親回到家,我已經(jīng)睡著,,醒來后,,父親又上班去了?!?/p>
圖為警察博物館陳列的崔大慶烈士遺物。
父親犧牲后,,他聽母親說,,“爸爸出差了,,很長時間回不來?!?/p>
懂事的崔申迪漸漸接受了父親犧牲的事實
他早早“當家”照顧著母親,,到了寒暑假就自己在家做飯吃
身邊長輩和學校的關愛讓崔申迪有意識地去了解父親,也對公安工作有了向往
高中畢業(yè)后,,他報考天津公安院校,,畢業(yè)后進入北京公安系統(tǒng)
實習的第一站,他向上級申請,,要到豐臺公安分局豐臺鎮(zhèn)派出所
“我想從父親曾經(jīng)工作過的地方,,開啟自己的從警道路?!?/p>
父親的老同事見到他,,拿來一本厚厚的剪報,上面全是媒體對崔大慶事跡的報道
看著剪報上的文章,,聽著前輩們細數(shù)著父親忠于職守,、無私無畏的往事
崔申迪覺得,這條路選對了
崔申迪以父親為榜樣,,將這份崇敬轉(zhuǎn)化為首都公安的忠誠與擔當
圖為崔大慶烈士生前的照片。
“我理解的傳承,,既是穿上警服的事業(yè)傳承,,也是在工作中不斷理解父親的情感傳承,更是要以身作則發(fā)揚父輩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精神傳承,?!?/p>
圖為崔申迪工作照,。
2
沈英鑫,,現(xiàn)任西城公安分局西單更新場警務服務站副站長
作為當年西城分局天橋派出所最年輕的“接片兒”民警
他開朗健談,對群眾工作如數(shù)家珍
沈金柱犧牲那年,,沈英鑫只有3歲
“從小總是受到外人更多的關照,。”沈英鑫說,,隨著逐漸長大,,他理解到
因為父親是抓捕歹徒犧牲的烈士
圖為警察博物館陳列的沈金柱烈士介紹,。
在“雙警家庭”中出生,沈英鑫從小就對警察的工作環(huán)境很是熟悉
高中畢業(yè)時,,他報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基層派出所
“為什么是我爸,?為什么他要沖在前面?”
從事公安工作后,,這些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
熬夜值班,,我來!處置警情,,我上,!
父親這股子工作上的勁頭兒,沈英鑫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社區(qū)工作中
“社區(qū)民警是最鍛煉人的,,治安,、人口、出入境方面的業(yè)務需要活學活用
處理糾紛,、化解矛盾,、疫情防控,一樣都不能馬虎,?!?/p>
一年夏天,一名醉漢晃晃悠悠倒在了派出所門前的地上
當天值班的沈英鑫趕忙過去攙扶,,陪了對方一個多小時,,直到醉漢朋友將其接走
這些瑣碎的小事卻讓沈英鑫明白傳承的另一層含義
著力解決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小案件、小事件,、小糾紛
是新時代人民警察在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承諾
“不論沖鋒在前打擊犯罪,,還是迎難而上心系群眾,我們始終恪盡職守,、保衛(wèi)平安,。”
圖為沈英鑫在沈金柱烈士的遺物前,。
3
北京市交管局西城交通支隊櫻桃園大隊民警趙朗是受訪的一位女民警
出生警察世家,趙朗的爺爺和父親都是人民警察
小時候,,父親的警服之于趙朗是由衷的自豪感
“和同齡的小朋友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戲,,扮演警察非我莫屬?!?/p>
圖為趙朗與父親趙安祥的合影。
那時,,她常常拿起父親的“大檐帽”戴在小腦瓜上,,憧憬有朝一日也成為警察
在她看來,這是一股血液里流淌的職業(yè)信仰
剛剛從事交警參與夜查時,紛繁復雜又充滿危險的環(huán)境沒有讓趙朗感覺害怕
反倒是用“膽大心細”來形容
試圖沖卡的摩托車,、酒駕被攔明目張膽想要“私了”的駕駛員
這些經(jīng)歷又讓趙朗對身上的警服有了新的認識
“不管是父親還是我,,只要穿上這身警服,面對危險和挑戰(zhàn)不退縮就是我們肩上的責任,?!?/p>
圖為趙朗在路面執(zhí)勤,。
在趙朗的印象中,,父親看上去嚴肅,卻是個“孩子王”
他充滿生活情趣,,自學吹笛子,、拉二胡
遺憾的是,這些對趙朗而言都是片段的記憶
一直到父親犧牲,,都沒有在家過過一次春節(jié),,留過一張全家合影
一次偶然,趙朗找到了父親生前的工作日記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
她將日記中的這句話銘記在心,,將它作為力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