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大量引用中國古代經(jīng)典名句,,為中國政壇帶來習習清風,。無論是談論治國理政的重大問題,還是在國際場合闡述中國主張,總書記都善于從諸子百家和歷代文人,、政治家的經(jīng)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處地表達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中國的立場和觀點,,帶給人們深刻的思想啟迪,、精神涵養(yǎng)與文化熏陶。
用典妙來無過熟,。習近平總書記以其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功底,、豐富的閱歷和敏銳的思考,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典故煥發(fā)出新的生命活力,。央視網(wǎng)《天天學習》欄目特別策劃“習典明理”系列,,與您一起學習。
【釋義】
《詩經(jīng)·小雅·斯干》相傳是周宣王建造宮室時所吟唱的詩,,開篇便勾勒出宮室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山水風貌:“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前有潺潺溪澗流,,后有幽幽終南山,。此句為“興”,接著由物及人:“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苞:竹木稠密叢生的樣子,。意思是:如竹稠密人口多,,如松茂盛家族旺。一家骨肉兄和弟,,相互友愛多和善,,從不相互生責怨。此句孔穎達疏曰:“以竹言苞,,而松言茂,,明各取一喻。以竹筍叢生而本穊,,松葉隆冬而不凋,,故以為喻,。”這是運用“比”的表現(xiàn)手法,,以竹繁密和松茂盛比喻家門興盛,。
竹有叢生與散生之別,“如竹苞矣”之“竹”即是叢生竹,。叢生竹的生長特點是結(jié)叢而生,,如王勃《慈竹賦》:“生必向內(nèi),示不離本,。修莖巨葉,,攢根沓柢。叢之大者,,或至百千株焉,。”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載唐玄宗事:“太液池岸有竹數(shù)十叢,,牙筍未嘗相離,密密如栽也,。帝因與諸王閑步于竹間,,帝謂諸王曰:‘人世父子兄弟尚有離心離意,此竹宗本不相疏,。人有懷貳心,、生離間之意,睹此可以為鑒,?!T王皆唯唯,帝呼為‘竹義’,?!?/p>